宗教網站帶來的是救贖?還是疏離?

記者/陳詩蘋

數位科技把資訊、通訊與傳播媒體整合成龐大網路,涵蓋人類文化活動的每一個領域─社會、政治、媒體、教育、藝術,宗教等。在所有文化活動中,宗教可以說是人類社會中的安定力量,自從網際網路興起後,漸漸的附予各個宗教新興的面貌。大部份的宗教網站都是將網路視為一個新的傳播工具,為的是在數位時代中,能更有效率、更方便的將信仰融入信徒的生活中。就如同仁壽宮網站創辦人羅秋川所說,建立網站是來自信徒的需求,很多從國外回台的朋友談及受時空限制,無法親自到廟裡祭拜,因而引發靈感,把廟宇搬上網路讓人祭拜。而網路也可以是推廣的管道,宗教網站希望吸引的就是知識水準較高,年齡在20到40歲的網路重度使用者,激起這一群新人類的興趣,進而成為年輕信徒。

在社會學的定義中,宗教包含三個主要成份,首先是信仰,然後是定期舉行某種社會實踐的活動,如佛教的禪坐或是基督教的禮拜,最後則是在社會上形成心靈的社群。電子媒體–如電視、廣播出現之後,各種宗教性的儀式便不須親身參與,透過媒介一樣能感同身受。然而在網路的世界中,更甚一籌的是連宗教社群都可以虛擬化,因此只要信徒持有信仰,就可以參與虛擬的儀式、加入虛擬的宗教社群。然而,信徒的迷惑真可以透過電子郵件或社群之間傳遞的訊息文本得到解答嗎?他們心中的空虛會不會在一切虛擬的過程中更感空虛呢?

電腦中介溝通能否擬仿傳統人際溝通仍是未定數,網路上的虛擬社群或許可以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填滿忙碌現代人人際網路中的空缺。然而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宗教中最重要的部份便是形成社群,在此社群中行使某些宗教儀式,便可以使得世俗變為神聖。網路上的宗教雖然提供了所有的方便性,但缺乏人性的關懷、肢體的接觸,使人與宗教更形疏離,希望求得的救贖,最終得到的卻可能是空虛。

專欄作家尤克強表示,在數位時代中,因經濟成長、工資調漲,人們不但想從事更多「文化」的活動,而「文化活動」也必須採用「數位科技」以滿足社會的「文化效率」與「文化效果」。然而在我們凡事以效率與效果為前題的同時,是否能讓宗教作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片淨土,多些面對面的接觸,多些人與人的關懷和單純的犧牲奉獻,不要忘了虛擬世界之外的真實人生。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