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消費觀點看明星娛樂網站

記者/彭嘉慧

演藝圈的瞬息萬變已不在話下,沒想到明星娛樂網也陸陸續續在網路上嶄露頭角。電視不再是明星的伸展台,網際網路儼然成為明星的第二春。而以娛樂為取向的網站,向來深受消費者喜愛,尤其是對於明星的隱私與八卦,一直都是網站的賣點。若以藝人之名開創網站者,更具有月暈作用。如前些日子才成立的星貝達網站,即是以吳宗憲為號召,日前已吸引了許多消費者駐足。像這樣的網站尚有隸屬於香港的東方魅力、台灣的DV8明星學園等。這些網站的特色不外乎是大量的運用照片、以多媒體影音的效果處理議題、充斥著滿坑滿谷的八卦,並公開招募或發掘新人,只要你敢show,這些明星娛樂網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這樣前仆後繼成立此類網站,使我們不禁開始思考,此類網站真正成功的原因何在?又在這樣的社群下其所代表的意義為何?

不是什麼傑出經營模式,也不用特別的年度預算表,文字堆砌與段落結構都是多餘的,重要的是運用懸疑的配樂,搭配大量的影像,將電視媒體所呈現的畫面,「再現」於網路世界中,在這雙重的「再現」過程裡,呈現的無非是意識型態中的意識型態--在我們瀏覽此網站的同時,資訊正在被瑣碎化地呈現,看到的不是哪個明星出片、哪邊有簽唱會,而是盲目的追星與盲從的消費,甚至可以說是型塑了我們潛意識裡對於明星甜蜜外衣的想像,在若有似無中價值了虛華與炫麗的包裝。

口水可以淹死你,八卦雲集到可成為一座「八卦山」。那裡不八卦,那麼那裡一定沒有人居住。人類是充滿好奇的動物,對於八卦更是趨之若鶩,八卦如此雲集還不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偷窺慾。人性的弱點就是商業的賣點。你可以在大街小巷中聽見人們談論誰是狐狸精,誰結婚又離了婚,好似明星就不是人而是動物園裡的「大猩猩」。八卦似乎成為現代人的談話的語助詞和連接詞,而「空泛」遂成為最普遍的社會現象。速食的擷取資訊,且在選取的過程中只被這些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感興趣,漸漸地「空洞」成為我們每日所吸收的物品。一言以蔽之,明星娛樂網--浮萍居住地。你閱讀了多少像這樣的「空字輩」,填塞在你的腦海?

對於擁有創作天分或表演天分的人而言,此類網站簡直是替他們開啟了夢想的城堡。以DV8為例,其便結合了餐飲服務與娛樂表演的網站,任何人都可以經由網路毛遂自薦,該公司會給予機會在實體餐廳中進行表演,並於網路直播,滿足燈光所營造的氣氛和閱聽眾注目的神情,且又可間接達到網宣的效果,引領人們實踐遙不可及的夢想。姑且不論箇中的情結為何,讓我們先來檢視此種消費型態。這一切都是一種主動消費的過程,自行毛遂自薦、自動連結上網觀看等,當消費成為一主動時過程,表示其牽涉到集體與個人認同感的建構。也就是說,這些表演者或閱聽眾,想要藉由自己所消費的東西,「創造」出自己是誰的意義。此種現象表示著社會中普遍缺乏「自我意識」的群眾,於是便藉由「消費」此類型網站,來實踐認同感,也因此在消費的同時,得到滿足和愉悅。筆者認為這是此類型網站之所以會崛起的另一原因。這也和「空泛」有關,若可在實體世界中感知自身的價值,便不會一窩蜂都想成為明星。再者便是商品拜物教(Fetishism)的特質。即是將符號(指明星此符號)當成偶像來崇拜,混淆了符號以及其所代表的實體,那便是「人」。曾有文化研究者指出,商品拜物教的可怕就在於其崇拜的過程中,逃避了複雜的社會現實,而得到了虛妄的、補償性的快感與滿足。

但不可否認的是明星娛樂網,的確隱含著大量的商機,我們不能以因果論來表示,是這樣的網站造就了此類消費社群,或是有這類的消費社群,才有此類網站。我們勿須給新媒介扣上大帽子,其實網際網路的出現並沒有改變什麼,改變的是這個社會!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