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過濾或資訊過負

記者/吳芬滿

 

在實體世界,消費者若要取得商品的資訊或價格,一般會直接造訪商店或先閱讀報章雜誌以及其他媒體所提供的資訊。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消費者也必須透過許多的機制幫助他們在茫茫的網海中搜尋想要的資訊或商品,網路上的電子型錄、目錄與搜尋服務也因此應運而生。以網路上普遍被使用的資訊中介服務—搜尋引擎來說,其最大的價值即是在於幫助使用者過濾資訊,減輕搜尋成本,提高資訊效率。

不同於網路漫遊,網路使用者上網搜尋是因為有找資訊或東西的需求或動機,因此不僅期望能有豐富的資訊,更希望是「對」的資訊。但從實際的使用經驗來看,可見的是鍵入「關鍵字」之後的搜尋結果,常常會出現一些不相關的資訊或已經不存在的網站,明顯與搜尋引擎所扮演的「資訊過濾」角色相違背。且目前沒有一個網站得以提供網友們確實尋找的所有資訊,網路使用者必須造訪不同的搜尋網站或是可能具有用鏈結的相關網站。例如筆者曾嘗試在眾多的搜尋引擎中搜尋同一關鍵字的資訊,但卻常常發現其結果有所不同,有些網站必須在某一特定的搜尋引擎中才可被搜尋到,而造成使用者因搜尋相同資訊所產生的重覆成本。

要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搜尋引擎公司首先必須要有效的編譯網際網路的資料庫,讓使用者得以搜尋到豐富且精確的資訊。其次,由於網站經常更新,為避免資料庫中的資訊不正確且過時,增加使用者因經常鏈結已經不存在網站而造成的搜尋成本,資料庫的更新是相當重要的。另外,為避免有些網站故意地偽裝自己,而造成搜尋結果的錯誤,因此為維護搜尋資料庫內容的正確性,人工驗證網站資料的正確性對於搜尋引擎也是不可或缺的。

整體而言,最好的搜尋引擎並不一定要資訊量最大或搜尋速度最快,而是應提供網路使用者最精確,最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資訊,否則即使呈現出上萬筆的資訊,展現資料庫內容的多量,但卻非使用者所需要的,則搜尋引擎不僅未扮演好資訊過濾的角色,反而是增加了消費者的資訊負荷量,減低了資訊的效率。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