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東南亞獨角獸背後的金主們

記者/Howie Su

獨角獸的由來與地區移轉

八年前,一位名為Aileen Lee的創投家提出了「獨角獸」(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新創)一詞,自那時開始,尋找獨角獸、養獨角獸成為新創界風靡一時的議題,投資人無字不以「投出幾家獨角獸」作為比較基準點。八年後的現在,獨角獸新創由歐美吹向亞洲,中國、韓國、東南亞的獨角獸紛紛崛起,而身為Grab、SEA、Lazada故鄉的東南亞似乎成為新的全球獨角獸發源地。那麼,這些獨角獸有什麼特色,背後的金主又是誰呢?

有獨角獸之母稱謂的Aileen Lee(資料來源:報橘

 

東南亞獨角獸興起的三大原因

根據統計,東南亞目前有45隻獨角獸,疫情期間獨角獸數量快速成長,單是在2021年就有25隻獨角獸出籠,其中,新加坡、印尼,與越南成為前三大發源地,主要原因有三:第一,疫情促進無接觸商機興起,許多借助平台的新創得以發揮網絡優勢,快速服務消費者;第二,資金因低利環境湧入報酬率高的另類投資,新創投資成為資產配置主力之一;最後,在政府政策鼓勵下,許多創新創業在學校與商業環境中發生,加上許多已經成功退場的創業家回頭繼續支持新創,形成一股健康的循環。

 

美系與星國創投為主力支持者

若按照退場的獨角獸數量來看,東南亞前十大投資者為Sequoia、500 startups、Accel、Alpha JWC Ventures、East Ventures、Vertex Ventures、Golden Gate Ventures、SoftBank、Goldman Sachs,從這些投資人分佈來看,美國與新加坡投資者最為強勢。由於許多新創的夢想為在納斯達克上市,因此找美系投資人有地區優勢,加上美系投資者多半具備悠久歷史,對於如何協助新創、提供新創投資以外的附加價值(如市場開發、財務規劃、人力招募)有著豐沛經驗,對新創吸引力自然不低。

投資人在東南亞新創投資金額逐年成長(資料來源:Deal Street Asia

 

新加坡的投資人則是另番光景,由於新加坡以國家資本為主,故其主權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與淡馬錫控股對於東南亞地區影響力不容小覷,且投資資產類別已從傳統的次級市場,開始移轉到新創佈局上;此外,許多新加坡的投資機構實際上為淡馬錫全資持有,例如上述的Vertex Ventures(祥峰基金),或如蘭亭投資、Heliconia等,透過層層的投資公司,淡馬錫已經累計數百家投資案例。而其他該國創投也相當活躍,一部分積極佈局東南亞當地具備代表性領域,如電商、金融科技、共享經濟等,另一方面也加大投入如氣候科技、人工智慧等領域。

最後,雖然日本並非東南亞主力投資人,但軟銀幾乎是東南亞新創圈家喻戶曉的投資者,旗下的願景基金(Vision Fund)為全球最大的以技術為中心的投資基金,雖然前陣子因重壓中國市場慘賠,以及更早之前的Wework失利,但近來由於許多中國新創計劃在香港上市,看似乎對軟銀來說又迎來一絲曙光,不過有傳聞指出,由於中國的監管日趨嚴格,軟銀正加大對東南亞地區的投資。

 

新加坡迎來亞洲第一個SPAC

自2020年開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SPAC)這種上市模式興起一股資本市場風潮,所謂的SPAC為一種投資基金,允許公共股票市場投資者投資私募股權交易,本身唯一空殼公司,透過與實體公司合併後上市。新加坡身為亞洲金融中心之一,為鼓勵新創企業在當地上市,迎來亞洲第一個SPAC,該空殼公司名稱為VERTEX Technology Acquisition Corporation,由淡馬錫旗下的Vertex成立,該SPAC一共發行1,180萬單位的股份供投資人認購,其併購標的為人工智慧、資安、消費者科技、金融科技、自駕車、生技等領域的新創,這些新創必須符合能夠快速成長與規模化、強力的營運團隊,甚至有跨國營運潛力的標準,才有可能被併購後再上市。此舉有機會帶動東南亞新創上市風潮,鼓勵新創透過二級市場籌資。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