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商業時代 全家用OMO模式創造優勢

記者/陳冠如

如何在後疫情時代找到自己的競爭優勢,加速轉型、改變商業模式成為了近一年重要的大課題。OMO商業模式的出現,讓消費者行為產生了線上與線下的雙向流動,又由於行動支付的普及,使得線下消費行為完全數據化,線上和線下的全面整合,讓線上與線下的邊界消失了。

全家便利商店繼2016年推出會員App後,吸引了超過1,300萬會員註冊。期間也時不時推出小遊戲,讓消費者可以獲得點數,增加顧客的黏著度。在經營數位會員與遊戲化之後,全家便利商店會員暨電商推進部部長黃士杰表示「如今,消費的場域也不一定只能是線下,線上也可以,當線下零售與線上App有更全面的結合,全家離OMO商業模式又更近了。」

4月8日,全家便利商店進一步升級「友善食光」機制,宣布推出「友善地圖」功能,效仿口罩地圖成為了全台首創超商即期鮮食的打折地圖。透過即時的鮮食庫存動態系統,加上消費者手機上的即時定位,以後就不怕找不到想吃的友善食光單品,還滿足了尋寶的樂趣。

■ 打開App就能即時定位想要購買的友善食光商品。(截自 / 全家便利商店App)

全家一步一步地往OMO商業模式邁進,除提升營業額、增加顧客黏著度,更是透過「友善食光」機制大受好評,每年也成功減少了約3,000噸的餘糧,成功成為後疫情時代戰役中的佼佼者。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