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AI成為法官 恢復社會對正義的信念?

記者/陳昱佑

中研院李建良特聘研究員說:「將 AI 應用到法律訴訟其實並非未來式,而是行之有年的現在式。」

■讓 AI 坐上審判席,會是追求正義的新解方嗎?(截圖自/研之有物)

任何法院案件都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得出具體決定,但如果由AI執行的話,對細節進行法律研究僅需幾秒鐘。新興的人工智慧技術為司法系統帶來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發明,在資料統整、數據分析上已大放異彩,導入科技新工具、人機合作,可以減輕法院負擔,也拉近一般人與訴訟裁決的距離。然而,法律範疇高度複雜,即便未來開放AI法官,也必定是在特定的條件、脈絡與案型。使律師能夠瀏覽成千上萬的法律案件記錄,實際上可以在短短幾秒鐘內為他們提供最佳的預測結果。想像一下司法系統的未來,在這種司法系統中,律師擁有人工智慧,將收集的法律事務的詳細知識,這種技術帶來的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

 

各國AI法律相關應用

近年美國法院已廣泛運用「COMPAS」系統,這是一套由商業公司開發的AI,幫助法官評估被告的再犯風險,作為量刑的準據。COMPAS 會進行大量問答調查,依據被告回答、年齡、過往犯罪紀錄與類型等各項資料,推估被告的再犯率,給出危險指數,最後由法官決定被告服刑的長短;英國的 DoNotPay 法律顧問機器人協助處理倫敦與紐約約160,000張爭議的違規停車罰單;以色列特拉維夫的LawGeex則推出「法律人工智慧平台」,讓AI來擬訂契約書;在中國,「小發」站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供法律諮詢,並幫助公眾熟悉法律術語。她知道40,000多個訴訟問題的答案,並且可以處理30,000多個法律問題;臺灣也逐步嘗試將AI運用在量刑與家事判決預測,司法院建立的「量刑趨勢建議系統」,以自然語言分析判決書,提供類似案件的量刑參考。不過,以AI進行法律決策,愛沙尼亞仍是全球先例。

■目前已有許多國家利用AI支援法律相關工作(截圖自/pixy)

愛沙尼亞是全球第一個推行「AI 法官」的國家,也是第一個賦予AI決策權的首創。讓AI機器人擔任法官,經訓練後,可處理少於7000歐元的簡單案件,這給人類法官和律師留出了更多時間可以處理棘手的問題,而AI法官的判決具法律約束力,若不服判決,可向普通法院的「人類法官」提起上訴,因此計畫仍在初期的開發階段,將會以大量資料訓練人工智慧,作出判決後由人類法官和律師提供反饋,並進行修正,相信在未來AI法官的效益會越來越好。

 

AI法官所面臨的問題

然而,AI法官仍有疑慮,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工智慧系統裁決是一種「秘密審判」,我們無從知道它為何會做出A判決,而不是B判決,不能確定它有沒有失誤,也難以確認責任歸屬,AI 推測來自過往的資料,但「相似條件的其它人這麼做,不代表個別主體也會這麼做」,在數據資料不夠全面、數量不足時,是否造成誤導、偏見,甚至有歧視、不平等之問題,而有些人也質疑,AI 的精準、一致性可能反倒是弱點。現行 AI 不具有真正理解他人的能力,無法實際參與答辯交鋒和開庭審理,而許多訊息來自臨場、個別案例的判讀,並非用數據化與資料化就足夠解釋,背後涉及文化、風俗、情境常識等,判斷邏輯相當複雜。

■若要把審判權完全交給 AI ,必需建立一套明確的法規方案(截圖自/wiki)

 

AI是否能帶來更多的公平正義?

綜合而論,目前的 AI 也許不夠「聰明」,但是只要科技持續追求突破、進展,似乎沒有理由全盤否定 AI 法官可行性。畢竟,人類同樣也會犯錯、誤判、有偏見。現階段大多數國家仍不願意將最終裁量權交給AI法官,但以它優異的資料搜尋與歸納能力,的確可以成為輔助人類法官的好夥伴。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