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精神 超出百科之外的運用

記者/涂漢婷

維基百科(Wikipedia)集結了自由開放、網友共構及分享內容等概念,提供免費的編輯平台使知識平民化且透明化,成為眾人智慧彙整而成的知識寶典。而且這份「wiki」的技術與精神,還被廣泛的應用到其他的網站中,使更多人皆能透過這套機制自由地共享知識。

不過事實上維基百科也並非最完美的百科全書,雖然為了建立內容的可信度,確實有一套內容評鑑的機制;但就過去的一些例子也可見,仍難免會有一些疏失發生的時候。有時是解釋錯誤,有時是內容更新不夠快;而匿名的內容撰寫編輯制度也往往使得內容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就連本身身為維基百科創辦人之一的Lary Sanger都忍不住跳出來發起另一個免費的線上百科全書,名為「Citizendium」,要求使用者必須以真實身分為自己張貼的文章負責。

但無論如何,wiki的模式在Web 2.0時代以還是普遍受到人們的歡迎,被許多網站所採納,並衍伸出許多類似的網站。例如搞怪版的維基百科──「偽基百科(Uncyclopedia)」、以星艦奇航記虛構宇宙的「阿爾法記憶(Alpha Memory)」等網站都是相當有人氣的wiki網站,且同樣都架設在維基百科創辦人Jimmy Wales另創的Wikia公司的伺服器上。

Wikia雖是一家營利的公司,不過主要是以提供免費的平台給一些wiki族群,像先前提及的偽基百科等類型的wiki網站,使用者可以某一主題申請專屬的wiki網站,並且能免費閱讀內容及參與編輯,而Wikia公司則以廣告收入為主要營收來源。近來Wikia公司也計畫擴增服務項目,以開放原始碼的Grub技術推出新型態的搜尋引擎。此舉可說是將wiki精神更進一步應用推廣到搜尋引擎上,並有助於免費內容在全球網路資訊平台上的散播。屆時結合人工及電腦編輯兩種方式、經開放原始碼改良的網路搜尋系統,是否會動搖目前網路搜尋幾大市佔排名的地位,或許將可拭目以待。

目前的維基百科遭人詬病的資訊準確性雖面臨挑戰,但許多人在每當要尋找某個詞的定義解釋或某件事物的發展歷程時,還是常需仰賴維基百科,可見wiki的精神仍能取得人們心中相當程度的信任。而依不同主題所設的wiki網站,則能滿足不同興趣喜好及需求的人們分享知識的途徑。此外,wiki的精神甚至還能延伸到搜尋引擎的資訊編輯系統,也許未來還有更多可延伸運用的地方。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