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聚焦技術轉化與法規實踐 智慧電商法律論壇在高雄舉行

記者/鄭廣泉

國立中山大學智慧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所主辦,「智慧電子商務法律論壇」於25日在高雄舉行。現場邀請到多位產學界人士與會,共同探討在網路技術不斷創新的情況下,其在法律行業將朝著何種方向持續演進,電商業者應該如何運用法律來保護自身權益不受侵害,而過往被納入電商立法考量的「技術中立原則」又要怎樣兼顧平台商的責任。

■ 本次論壇邀請到多位法律專業人士與談,由左至右依序為:梁定澎、簡維克、周逸濱、趙曉陽。(攝影 / 鄭廣泉)

當天進行專題演講的嘉賓包括理律法律事務所資深律師簡維克、威律法律事務所所長周逸濱,以及來自四川成都的法蟬聯合創辦人趙曉陽。國立中山大學智慧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梁定澎在開幕致辭時表示,本次邀請到兩岸的法律專業人士,可以讓大家更了解當前中國大陸的電商法規及技術情況,也能提供台灣業者一些借鏡與參考。

有鑒於大數據 (Big Data) 分析在近年來漸趨熱門,首先登場的趙曉陽就以智慧化律師SaaS系統「法蟬」為例,說明大陸當前在「人工智能+法律」方面的技術轉化。隨著2013年「中國裁判文書網」正式上線,各類判決資訊皆可利用網路查詢,因此「法蟬」通過該技術對相關案件的具體判例、委託律師的勝訴率,乃至每一位法官的裁判傾向進行分析,使律師提供的法律服務可以更加精細化,電商企業也能對潛在的法律風險做出預判。不過趙曉陽也強調,其成立宗旨並非為了取代律師的工作,而是用它來協助律師,以及評估委託人的法律需求。

■ 趙曉陽以「人工智慧 (AI) 和大數據的法律應用」為題進行分享。(攝影 / 鄭廣泉)

此外,非個人的電商業者在實際經營當中,應該如何避免觸法也成為這次論壇的關注焦點。簡維克表示,不同於大陸有專門的電商法律,台灣的法律都是散落在各部法條當中,若屬於經濟部主管之零售業等,並透過網路方式對消費者進行交易,即需特別注意經濟部依據消保法訂定的「零售業等網路交易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除了企業及商品相關資訊必須逐一寫明,亦不可記載企業經營者得任意終止或解除契約,甚至用事前聲明的方式來免除應負的賠償責任。

■ 簡維克透露,針對電商業者所發行之預付儲值點數或禮券,相關部會有意加強立法管制,不過目前還沒有具體時程規劃。(攝影 / 鄭廣泉)

周逸濱也從「技術中立原則」入手,分析其在電商立法上的適用性問題。長久以來基於保護和促進技術發展的緣故,使該原則成為各國制定電商法規時的一項重要考量,然而,周逸濱指出,技術中立已不再是萬能的保護傘,必須考量到網路使用者的權利。儘管多數平台商皆聲稱自己僅為技術提供者,難以控管電商業者的最終使用行為和意圖,並以「實質性非侵權用途」為理由主張免責,但是當平台商有能力採取某種措施加以制止時,仍需要承擔連帶的法律責任。

■ 周逸濱在講題中引用多個實際案例來說明「技術中立原則」的限制之處。(攝影 / 鄭廣泉)

論壇最後還舉行了一系列的綜合討論,內容涉及大陸法規對於境外電商業者的限制、電商業者要如何解決海外發生的法律糾紛、台灣是否有可能設立專門電商法規等話題。台1購總經理梅瑞南率先表示,大陸是電商業者能夠發展壯大的重要市場,然而兩岸之間對於境外電商的管制力度有所差異,應該適當放寬限制。至於台灣能否效仿大陸出台《電子商務法》,周逸濱坦言,台灣社會對於網路自由度較為看重,目前的幾家電商巨頭亦傾向於維持現有的法律制度。趙曉陽亦補充說明,強化管制可以讓平台商獲得更大的權利,但是其對於消費者的責任也會變大,許多保障措施往往需要依賴其在相關領域的投資,尤其是以保險業最為重要。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