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順風車做行銷 另類免錢置入手法?

特約撰稿/陳緯倫

十年前我應徵過一份行銷工作,老闆代理美國某家牛仔褲,他希望我盡量能不花錢替公司產品做行銷。他翻開某本雜誌,指著某頁的女明星照片,說女明星受訪時穿的牛仔褲就是他代理的。他說如此一來都不用花到一毛廣告費,女明星免費穿品牌褲幫他代言。

我心裡輕嘆不已,雖然理解大家都不想花錢做行銷,但想靠著如此投機方式做品牌,還真是異想天開!首先,照片中的女明星牛仔褲根本不見logo,樣式也無特殊之處,若非你親自代理,還真沒人注意到這是你家的牛仔褲。「置入性行銷」通常是業主「花錢」置入,而且有其操作方式,也絕對不會讓非相關品牌搭順風車。老闆若認為靠這樣就能曝光品牌,那可能是自我想像罷了!

我為什麼提起此事?經濟不景氣影響廣告投置費用,但更多的人是想搭順風車,想雨露均霑。想搭順風車無可厚非,畢竟能省一分算一分,但過度認為搭順風車可以取代廣告行銷費,那就真的癡心妄想。

沒有人會自己花錢做品牌,然後施捨版面免費幫你代言!你的牛仔褲只是女明星的穿著之一,與受訪主題無關(她受訪時不是討論穿著的),與女明星的氣質無關(她不是靠你這件牛仔褲來襯托個人型像風格的),她真的只是真的買了一件你代理的牛仔褲,然後穿上去接受採訪(總不能叫她不穿褲吧)。搭順風車主打「某某女明星愛穿本公司牛仔褲」,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女明星的每一吋肌膚都可以算錢的,她的經紀公司也很快就會來找你要求撤下這種文宣的。

我認為,十年前實際一點的免錢行銷是自己假裝購買者,然後拍照寫開箱文,十年後應該開個粉絲團自我推薦。這是一個網路發達的年代了,沒錢就自我推薦,有錢就找人寫頁配,或者去買小額廣告。有些免錢行銷手法,像是操作假議題(在網路上罵名人搏版面)、攀親帶故(我是誰誰誰的兒女,出來創業不靠爸)都是很爛的行銷做法。也許效果十足,但令人鄙視。

回到主題,我討厭搭順風車做行銷的投機心態。因為搭久了,不會想下車的。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