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許芷浩
5月底,國際電子商務的大事之一-2014中國電子商務大會圓滿落幕,而「中國電子商務報告2013」也在會議中正式發佈。報告中指出,2013年中國大陸的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到十兆人民幣,其中在網路零售的交易額為1.85兆人民幣,不僅網購消費力驚人,其3億多的網路購物人口也讓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市場。
電子商務交易額破10兆 相關就業人口升
中國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副司長蔡裕東引用報告數據指出,不僅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突破10兆,同比增長達到26.8%;同時在網路零售項目的1.85兆人民幣交易量,也同比增長了41.2%,顯見中國大陸電子商務市場快速的成長速度。
報告中進一步分析到,因網路零售的觸角延伸到中國各地,實際帶動的消費直接展現在網路零售的數額上;另外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工作機會的釋出,令相關的創業及就業工作數字看好。預測到2015年時,網路零售的創業就業人口便會從現在的962萬人成長至3,000萬人,將會有顯著幅度的提升。
從中國城市扶植到海外跨界經營的策略
除了官方的電子商務報告,阿里巴巴「阿里研究院」4日也發佈了「2013中國城市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報告」。報告中指出,在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發展指數的分析之下,2013在中國的最佳電子商務城市依排名順序為深圳、廣州和杭州。而不意外的是,這三個城市皆為中國「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的一員。
「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仰賴中國在輔導政策及政策創新的扶植,為示範城市的53個城市裡,商家與消費者數量相對於中國整體而言占了很大的比例。不僅B2B的網路商家數量在全國占比超過70%,零售商數量也超過60%,而實際網購的消費者數量也占了55%,占比皆超過一半以上。
而除了當地城市在電子商務產業的扶植,中國在電子商務市場的經營也不僅著眼於其國內。目前中國的外貿企業,據統計已有80%以上的企業正在運用電子商務管道來開拓海外市場。因此中國當局認為,未來中國電子商務的趨勢之一將會是向國際作拓展,由跨境電子商務的合作需求,來進一步催生物流、供應鏈、金融及廣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在中國目前研擬的跨界經營策略概念之下,未來仰賴蓬勃電子商務產業可應運而生的相關產業也正蓄勢待發。電子商務的發展無異是目前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一環,而中國大陸從本身城市的政策扶持、到放眼海外市場及相關產業的合作,其策略的規劃皆可讓我們一窺未來電子商務產業的可能藍圖,而如何從中找尋臺灣相關產業可以施展的立足點,便是各產業從業者的重要課題。
【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發展指數=(網商密度指數x0.5+店均網絡交易指數x0.5)x0.5+(網購消費者密度指數x0.5+人均網絡消費指數x0.5)x0.5;資料來源阿里巴巴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