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媽咪E起來 「益」起送愛心

記者/林佩潔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該如何慶祝?不少人會訂餐廳、買禮物慰勞平時辛勞的母親,感念其養育之恩。不過除此之外,亦有另一群人選擇將注意力轉到社會上的弱勢家庭。因為擔心其不能在這天好好過節,他們不但自掏腰包訂蛋糕分送給需要的人,更藉助社群網站推波助瀾的影響力,讓更多人加入送愛心的行列,度過一個別具意義的母親節。

臉書牽線 「待用蛋糕」慶祝母親節

根據報導指出,日前一名高雄高商夜校學生在臉書發表募集蛋糕至弱勢家庭過母親節的po文,此外,他還捐出自己的工讀積蓄希望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人響應這項活動。此舉引發網友熱烈迴響,最後成功募集數十個蛋糕,送至曾遭風災滅校的高雄縣小林國小,讓學童能和媽媽開心過節,讓人深刻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含意。 

另一方面,臉書上所成立的「愛心待用 公益平台」粉絲專頁也為了因應母親節的到來,特別結合蛋糕業者推出「待用蛋糕」的概念,讓偏鄉地區、低收入戶的家庭可憑證明至店家領取蛋糕,一同享受過節的喜悅。而社群網站者這種分享的特性,也能讓更多人看到勸募的訊息,有機會盡一己之力表達愛心,用不同慶祝方式讓這天更具意義和價值。

公益遇上社群 力量無限大

社群媒體日漸成為許多人蒐集和消化資訊的管道,且亦有愈來愈多公益團體開始嘗試運用這項新興傳播工具,將社群網站和公益活動結合。換言之,社群媒體正逐漸改變人們傳統做公益的方式。例如:
Facebook 日前宣布推出的「Donate now」按鈕,便可讓非營利組織可以簡單地在其平台上直接獲得捐款,除此之外,該按鈕還具備分享的功能,幫助有需要的慈善活動獲得病毒式傳播。

從行銷角度來看,社群媒體可替公益團體在實體募款活動外增加能見度和捐款來源的管道,且由於社群媒體具有快速傳遞訊息與群聚力量的特性,因此更能夠喚起閱聽眾更廣大迴響。而公益團體和社群網站合作時,應注重目標受眾的設定,各種公益團體和社群網路的屬性類別皆略有區別,找到共同的目標族群才是成功關鍵,如此一來,公益網路活動才能發揮百分百的影響力。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