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視」界  行銷新手法 當AR走入生活

記者/郭莘


近日最火紅的話題非運用了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的手機遊戲:精靈寶可夢莫屬,而擴增實境技術不僅運用在遊戲,更使用在許多領域上,走入民眾的生活,AR的應用儼然帶起一陣熱潮,成為當紅行銷方式之一。


舊瓶新裝,AR讓歷史活了起來


擴增實境的特性讓該項技術往往與地圖、實景結合,在英國,倫敦博物館便將本身豐富的收藏數位化,結合AR技術與Google Map,打造了街頭博物館(StreetMuseum)應用程式作為新展的宣傳噱頭,用戶只要下載該App,便可以在使用 Google Map時,點擊地圖上的圖示,以3D視野重現該地的歷史風光,而該項宣傳也為博物館帶來三倍的來客數,以及高媒體曝光度。


在台灣也有將AR與歷史結合的案例,例如高雄市文化局與實境遊戲團隊「桃樂趣」於今夏合作,在紅毛港文化園區打造了戶外AR實境解謎逃脫遊戲:「昨日方舟」,將謎題、紅毛港歷史、紅毛港景物結合,讓參與遊戲者在解謎過程中透過操作智慧型手機穿梭古今,體驗不同時代的紅毛港,該活動寓教於樂,結合科技與歷史,預期可為紅毛港帶來更多人潮。


拓展新視界,AR讓生活更便利


不僅能與歷史、遊戲結合,AR也結合了各種領域,走入民眾生活,例如數位宅妝公司提出創新的商業模式,將房地產、仲介、家具、室內設計串聯,讓消費者在選購相關物件時可透過AR技術看到家具擺在房屋中會呈現的樣子,或是運用虛擬,實現室內設計變成3D時的樣貌,這樣的擴增實境技術讓消費者更容易設計出理想中的家園,除為商家帶來噱頭,也方便了消費者。


除此之外,AR在零件維修、導航、購物等的應用也發展出各種專利,例如台中科技大學的「互動式電子菜單」便是一例,消費者透過智慧型手機可將菜單以3D的方式呈現於手機,消費者便可以各種角度觀看該餐點以及查看餐點的食物履歷和安全認證,這樣的設計讓消費者能更有效挑選餐點,也為食材安全把關,AR在各行業的運用,不僅是行銷噱頭,實用的設計也方便了民眾,創造了店家與消費者雙贏的局面。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