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話」 品牌搶搭話題風潮

記者/江彥廷

話題行銷就是過話題性的創造,讓社會大眾或是媒體一傳十、十傳百地把這品牌舉辦的活動的相關消息給散播出去,這種形式看似不用花太多錢就可以帶來不錯的宣傳效益,但是能夠創造出話題的品牌要掌握一定的資源,尤其是在網路上要能創造出廣大迴響的話題,必須先有傳播的管道、足夠且適合的議題,才能夠吸引消費者主動談論。以下將舉出不同的話題行銷案例。

電影加上社群行銷 消費者就是缺話題

近日上映的電影星際大戰除了鋪天蓋地的行銷手法外,故事中的元素也能拿來與其他的品牌跨界合作,像是導航機品牌TomTom就挑選的星際大戰中的反派角色黑武士來當他們導航機的配音員,並拍攝了一隻由黑武士正在錄製導航員配音的搞笑影片,目的就是要搭上這波星戰熱潮,引起話題。

而媒體在引發話題上當然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群媒體,像是臉書一貫的風格就是搭上各種時事,例如在全美同志婚姻合法化那天,你的大頭照可以換上彩色背景,或是在巴黎恐攻後,可以換上法國國旗的背景,而次星際大戰則是讓你可以換上拿光劍的樣子,當然各種搞笑的圖片也開始流傳,同樣是為電影創造了更多話題。

掌握資源掌握話題? 看看大公司怎麼做

節日話題也是品牌所關注的,其中Google就把每天都變成一個特殊的日子,它將每天歷史上發生的大事或是重要節日與其Logo做結合,這時候節日本身的話題與Logo的創意就會引起消費者的談論。Google透過簡單的頁面也能向消費者傳達一些世界上的大事,並且吸引消費者常來逛逛。能這樣創造話題當然是因為掌握龐大的網路資源,但也是一個值得借鏡的創意。

另一個透過節日創造話題的專家就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旗下的電商平台除了跟隨各個節日的購日熱朝之外,更搭上了一個中國網民創造的節日—1111光棍節,並且在這個節日上大打促銷,這個光棍節更成為阿里巴巴專屬購物節,同時這一天的前後各大媒體都會爭相報導購物的盛況。由此可見,話題行銷比的不只是創意,更要掌握媒體資源與時機,創造出一種跟風式的熱潮。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