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數位化 餐飲業的現況與未來

記者/何螢玲

餐飲業的競爭越趨激烈,在眾多選擇下,各家餐廳該如何脫穎而出?隨著科技進步,各產業開始走向數位化,如今連餐飲業也不例外。業者不僅在店內引進數位設備,增加噱頭,吸引顧客上門,許多餐飲業也開始走向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從網路行銷到訂位管理,甚至最後的全自動送餐,全利用數位化整合經營,以在眾多餐廳中,嶄露頭角。

台灣餐飲產值高 餐廳利用O2O策略來抓住市場大餅

民以食為天,台灣近五年來,餐飲市場的產值從2009年的2600億元,至2013年,已經成長到了3749億元。同樣成長的趨勢也反應在餐飲業的店家數目,導致餐飲業的競爭越趨激烈。加上新科技來臨,各家業者都希望能夠利用新媒體科技,執行O2O策略,將顧客從線上引導至線下,好讓自家餐廳在茫茫餐飲大海中,站穩腳步。

網路發達的世代,消費者習慣在尋找美食時,先到網上查看各家餐廳的評價,因此,現今的餐飲業不只要能做出美味的餐點,還須有吸睛的數位行銷。例如在網路上釋出優惠券,以增加餐廳的曝光率,並透過線上訂位、訂餐,到線下的數位化體驗與行動支付,一條龍的消費體驗,省去消費者的大半時間,並提升餐廳的出餐效率與營收。

餐飲業的數位浪潮 行動支付成為最大阻礙?

華爾街日報指出,近年來行動支付業者紛紛以餐飲市場為主要目標,原因為餐飲業的支付過程複雜,若能使用行動支付解決,必能省去更多時間。不過,台灣在今年1月才剛通過第三支付法,法規限制繁瑣,再加上政府的推廣有限,導致台灣的行動支付始終停滯不前,餐飲業的數位一條龍消費體驗,可能會卡在行動支付這最後步驟上。

數位化的餐飲業,利用O2O策略將顧客拉近店裡,並在店內設置一系列的數位體驗,以增加顧客的用餐樂趣與速度,為顧客和業者創造雙贏的局面。未來,若要更全面的走向數位新時代,行動支付將是其發展重點之一,除了需要政府的積極推廣以及政策的放寬外,整個行動支付的產業鏈必需更加完整,才能有機會改善產業環境。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