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舒珊
根據資策會(FIND)調查顯示,今年台灣行動廣告市場規模26.4億元,並可望於明年突破32.3億元。賴於技術與經驗成熟,廣告內容逐漸轉為互動式發展,不再侷限枯燥的語音與圖文訊息,其中,深受廣告主青睞的技術除QR Code之外,還有近期颳起旋風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
除了說故事 還要邀你一起玩
為吸引消費者的善變目光,許多廣告主在今年祭出娛樂與故事性兼具的微電影,藉劇情訴說品牌故事。然而,故事能挑起我們跨越角色的感動,科技卻能創造跨時空震撼,擴增實境技術的應用,正改變行銷界對於廣告的想像,也將為品牌與消費者上演一場虛實莫辨的實境秀。
擴增實境透過影片、動畫、3D模型、音效等虛擬影像,與現實場景結合,將過去僅能在腦海想像的畫面,搬到真實情境中呈現。當廣告創意與新科技聯手,擴增實境便成了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新管道,打破傳統廣告單向傳遞的模式,人們可透過行動裝置與產品連結,用虛擬的方式達成現實互動。
除了賣商品 還要買走你的心
擅長營造歡樂氛圍的Disney,為當家巨星Mickey Mouse慶生絲毫不馬虎,運用擴增實境技術,在紐約時代廣場與民眾辦起同樂會,只要走進指定範圍,就能透過LED大螢幕與卡通巨星互動;Starbucks也曾運用擴增實境增添耶誕樂趣,只要開啟專屬App對著飲品杯,充滿節慶氣息的卡通主角即現身在你眼前。
在玩具店時,是不是常看到孩子們掙扎和苦惱呢?「如果可以知道這玩具長怎樣就好了!」LEGO瞭解小朋友的煩惱,只要透過商店內的AR設備,不用拆封就能看到組裝成品。同樣的天人交戰也出現在服飾店,Topshop貼心地提供Kinect穿衣鏡,省去試穿的步驟,就能看到自己穿上新衣的模樣。另外,eBay的應用程式「eBay Fashion」也運用AR,推出太陽眼鏡試戴功能。
除了整合行銷 我們還能期待更多
擴增實境的應用,能讓消費者決策更快速、建立鮮明形象,但設備支出也不可小覷。因受限於成本,目前AR於行動裝置的應用較多,各品牌也致力提升螢幕解析度,以面對擴增實境的需求。未來,擴增實境的發展不會限於行銷、遊戲或體感互動,我們能夠期待在醫療、工業製造與行動導覽領域,看到更多突破性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