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緯倫
前幾篇文章曾經提及網路黃頁的概念,也論過網路黃頁的幾種遐想。過去黃頁純屬於工商業店家查詢,僅有限的版面上,印上幾行小又簡短的店家資訊。但現在網路黃頁,每個店家都可能有自己的獨立的頁面(版面),個別的網址,多媒體的功能(如採用Google Map、Skype、MSN、Facebook等社群網站)。當黃頁不只是簡單的資訊提供,而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以使用者使用觀點來設計功能時,黃頁就不只是那傳統的黃色紙張了。
以「使用者」為中心,即是模擬使用者搜尋店家資訊,使用者如何找商家?那就要有關鍵字搜尋,那就要有多層次下拉式選單了;使用者找到店家之後,會想要看什麼相關資訊呢?電話地址固然不在話下,是否也該來個產品簡介,或者刊登目前熱銷優惠方案?最好有個折扣券下載列印,也可以讓商家確認實際網路黃頁的宣傳效果。
那麼,如果使用者不是用個人電腦上網,他是人在外頭,一時興起有所需求,「行動搜尋」是否也有相關設計?現在流行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是否也該來個App或Market呢?但行動應用工具的設計,似乎不同於網路頁面。
一般而言,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不應該有複雜的操作,畢竟幾根手指頭,也不能應付太複雜的點選;敘述文字也不宜過多,當使用者走在路上,他可能沒有興致看完落落長的介紹,所以請給他重點;使用者可能也不想看太多文字,那乾脆就有圖為主吧!用Google Map加上GPS功能,看看方圓五百公尺內有什麼合適的店家,再來個路線規劃、距離預測,讓使用有更多判斷條件;找到商家之後,想到臉書有打卡功能,早被商家廣泛用來行銷宣傳,那也來幫這個黃頁加上照片吧!或許將來使用者先在手機上找到某飲料店,螢幕上就出現該店家的茶單,然後鍵入杯數,店家那頭立刻就知道客人需求,馬上製作,等客人一到,立刻付款取貨。當然有人會提到一些問題,例如客人亂點又不來,嗯,想一下這也是另類網購吧,開門做生意總要面對「奧客」吧!不管如何,行動黃頁不只是提供店家資訊,還有購物的可能,創造更多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