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詩菁
2011年,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熱銷,行動設備銷售量首次超越桌上型及筆記型電腦,連帶的搭載於硬體上的應用程式軟體也成了科技的新寵。跟據Flurry Analytic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蘋果的App Store下載量高達180億次,緊跟在後的Android Market下載量也超過100億次,這代表的消費者都沉浸在行動應用程式所帶來的新生活中。
國際研究顧問Gartner預測,2012十項行動應用技術與趨勢將會帶起一波潮流。依序為適地性服務(LBS)、社交網路、行動搜尋、行動商務、行動付費、情境感知服務、物件辨識(OR)、行動及時通訊、行動電子郵件及行動視訊。其中最為市場所期待的「情境感知服務」能透過個人興趣、環境、行程及社交活動等資訊,主動提供消費者最合適的內容、產品及服務。
根據MIC資策會統計,目前App付費軟體下載,仍然以游戲為首,佔78%,其餘依次為娛樂、音樂及生活應用。或許部分民眾對於App的認知還停留在遊戲的階段,但除了娛樂性的應用,資訊的客製化整合也是消費者所期待的服務,更值得注意的是商務性的應用軟體正在快速發展中。
過去一年來,台灣專營App的軟體開發公司,業績成長一倍以上,可見App市場的消費力道。許多行業與品牌廠商紛紛推出所屬的App做為行銷的手法之一,例如金融業就有超過20家的銀行推出相關App服務;交通運輸業也提供班次查詢、訂位或優惠資訊的App軟體;甚至連房仲業也透過App預約看房,各大行業莫不搭著這班列車,提供更新穎、更方便的服務。
2012行動行銷與行動應用程式間的關係將會更加的緊密,越來越多的品牌會與社群網路做結合,亦有廣告商看準此塊商機,試圖透過App更精準的接觸到目標客群與其產生互動,但成效如何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
根據趨勢來看,明年App市場依舊是以免費下載的軟體為主,進階付費為輔的模式發展。且隨著App市場的擴大,消費者要找到合適的應用程式也變得更加困難,開發人員必須創造出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亮點,才能夠被消費者所知曉,成為排行榜上的熱門軟體。但最後,究竟是那種類型的行動軟體會勝出,還是得端看消費者的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