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就是未來 加入體感好控制

記者/林詩菁


還記得那年WII上市在全世界造成的轟動嗎?您可能從沒想過只要揮動一支棒子,就能夠開心的玩遊戲,再也不需要被一條線所絆住。隔年Sony Ericsson便追隨此熱潮與推出體感系列的手機,讓手機遊戲突破以往只用手指按按鍵盤的階段。


手機內建體感遊戲 


手機的體感遊戲大致上分成兩類,一是利用手機的重力感應器,利用傾斜或是甩出的動作來操控手機,另一種則是運用手機的視訊相機,在鏡頭前方做出特定動作來操控手機。而這些遊戲包括健身、網球、保齡球及瑜珈等,玩完這些遊戲常讓手機使用者有實際健身的錯覺。



不過當時的手機螢幕最大不過三吋,利用重力感應的遊戲相當熱門,然而利用視訊鏡頭的體感遊戲,因為距離的關係並不能清楚的看到螢幕上的小遊戲,因此接受度並不是相對的高。 


手機變身遊戲搖桿



2011年微軟在西班牙舉辦的移動世界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1)中展示了一段影片,告訴消費者如何使用Windows Phone 7手機與XboxKinect結合,只要透過手機上的應用程序連接到Xbox360遊戲機,便能讓手機變身為遊戲搖桿,一機多用。 


而台灣廠商也不落人後,慧智網(Aibelive)開發出AIWI服務,把iPhoneiPod TouchAndroid等智慧型手機當成遊戲搖桿,與電腦連線並進行遊戲。若是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消費者,亦可購買AIWI 手把來進行遊戲。 


此軟體主要是智慧型手機來操縱個人電腦(PC)為主,因此必須下載專用的免費的 AIWI Lite App才能夠才能與電腦連動,而手機除了有自己的操作介面,還可透過陀螺儀支援體桿操作,隨著使用者的手勢及力道來操控遊戲的方向。除了遊戲之外,AIWI的App 還能讓手機有簡報控制器、滑鼠與鍵盤的功能。


手機在體感的領域潛在用途很多,可應用於醫學研究上,讓院方透過建立復健動作的軟體,讓需物理治療的患者透過手機便能夠自行在家進行康復活動;或應用於教學上,讓學生利用體感的方式,來開發其創意的思維。未來,手機已不再只有通話與遊戲的功能,有更多的可能等著我們去發掘。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