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3G手機從情感交流開始

記者/洪于凡

雖然電信業者所公佈的3G用戶數與3G行動電話實際出貨量仍有段差距,但隨著電信業者的促銷推廣與對服務內容的不斷創新,使得消費者對於採用3G行動電話有較高的意願。然而,採用之後是否代表消費者就願意使用3G手機的應用服務?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來談談3G手機的計費方式,傳統的語音通話與3G手機的影音通話,都是以秒計費或是以分計費,計價單位是時間。而行動上網則屬於數據服務,數據服務通信費則以「封包」計費,每一封包為128bytes,依照消費者使用手機上網所下載的檔案大小與業者訂定的費率,換算成必須支付的費用。簡而言之,業者可以從中賺取利潤可分為兩個部分:通話與行動上網。

行動上網部分包括上網與加值服務,行動服務所提供的內容最好不同於固網的加值應用服務,簡短、清楚的數位內容才能符合行動上網的條件。但是每個國家使用的情形不盡相同,就台灣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來看,大部分的人習慣坐在電腦前上網瀏覽資訊,加上台灣有良好的數位環境,要消費者改變長久的使用行為,將視線移到比電腦螢幕還小的手機螢幕,可能還得花上一段時間。除了因應工作需求而使用行動上網收發EMAIL的上班族之外,對一般人來說,除了使用習慣的不同,其費用與下載速度都是讓消費者卻步的因素。

從通話部分來看,不管是2G手機、還是3G手機,回到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通話的功能,與其要改變使用者的習慣,從電腦上網到手機上網,或是從電視機看電視到手機看電視,不如從語音通話到影音通話來得更容易。或許有人會想:單純的語音通話不必直接看到對方,還保有自己的隱私空間。但是「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通話是為了維持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可以在第一時間將自己的心意傳達給重要的人知道,在外地求學、工作的遊子,都因影音通話而縮短時空差距。除了情感交流的訴求說明語音通話的特色,影音通話甚至還可以用來作為照護的功能,電信業者日前更與伊甸基金會合作,透過手機的即時3G影像,隨時注意身障兒童的舉動,避免發生意外發生。未來還可以透過手機的即時3G影像,能隨時照護家裡老人、孩童,甚至是寵物。而影像與通話的結合也為消費者帶來便利性,電信業者與房仲業者合作,推出「南屋北賣3G線上看屋服務」,用3G影像的方式傳達台灣南部的房屋資訊,縮短消費者的看屋成本。

資策會MIC去年年底公佈的「創新應用服務消費者市場調查」,關於未來行動數位生活型態的發展,台灣消費者最期待手機行動部落格、手機錢包悠遊卡、數位廣播加值服務、行動寵物保健室、行動投資資訊加值,以及數位家庭(U-HOME)六大創新應用服務。不僅可作為業者的參考指標,實際上已有不少業者已經結合3G手機服務與上述主題。

當3G手機與門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也代表著消費者對於3G應用服務的接受度也隨之增高。從尚未推出3G手機到現在3G手機使用率增高,只要有關3G手機的議題,似乎離不開「3G手機是否有殺手級應用?」的話題,看久了,讀者也都膩了。與其擔心有沒有殺手級應用,還不如看看市場會不會繼續擦出新的火花,就讓我們對於各種創新創意樂觀其成!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