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資訊時代的網路經濟法則(四十六) 社會網路服務設計的原則

記者/楊舜慧

隨著人生情境的轉變,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有多重的身份和不同社交圈獨立的朋友群體;他們彼此有不同的溝通方式和不同程度的信任關係,而且具有相互的影響力。人們使用線上的社會網絡服務工具與已經知道社會網絡關係身份的他人互動,甚於另外建立新連接與他們不知道社會網絡關係身份的他人。簡單地說,就是人們在網路上重建自己現實生活中的社交圈。而如果能夠理解這些人們的社交行為,將會是商業廣告獲利的成功關鍵。


Google社會媒體「UX研究團隊」的首席研究員Paul Adams 於六月發表了一份名為「The Real Life Social Network」(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網絡)的224頁演講簡報(可以從SlideShare網站上分享這份簡報內容),從網路使用者的經驗和行為,討論網路使用者線上(Online)與離線(Offline)的虛實社會網絡關係。網路使用者可以通過身份和關係的審查認定和設定不同的隱私權,把現實生活中不同社交圈的朋友歸類,並且保護其在不同社交圈的身份。Paul Adams即將於十二月出版的新書《Social Circles:How offline relationships influence online behavior and what it means for design and marketing》(社交圈:現實生活中的離線社交關係如何影響網路在線的社交行為,以及這意味什麼設計和行銷),也將更詳細地說明,如何滿足網路使用者在現實生活中,不同社交圈的社會網路關係的需求,將是影響社會網路服務設計的重要因素。


從Paul Adams舉例的個案故事女主角「Debbie」的網路使用經驗和行為,以及我們自身的網路使用經驗和行為,可以發現除了使用居住地、就讀學校、任職公司、以及愛好和興趣,或是自訂「關鍵字」標籤的身份,來歸類社交圈;另外,(強、弱或暫時的)的連結關係、互動的頻率,也成為劃分社交圈的重要因素,例如:Facebook區分成:個人化設定、僅限朋友、朋友的朋友、所有人的權限。


我們若以座標來圖示的話,除了橫軸(X軸:時間)是人生的時間歷程,縱軸(Y軸:地點)是人生的相遇的場域,還有一個Z軸是彼此互動關係的親疏(牽涉共同參與的事件或活動)。這三軸之間的移動和轉換,將重新排列組合我們的社交圈。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