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服務求創新 互利共生好處多

記者/曾顯雯


自從網路發展日漸完善以來,網路中自由開放的氣息及廣闊無邊的空間,滋養著許多原創發想者的豐富性與想像力,較實體世界中擁有的低門檻,使用者也更加容易接近它。在強調互動功能的網際網路中,原創者在每一次與人群的接觸中經歷對話、失敗與摩擦,雖然無法如理想中一舉成功,但網路卻無疑地是市場試煉的好地方。


在此,許多人創下傳奇,網站創意的經營模式為人所稱道,也因網路的無遠弗屆與易達性,當原創者不吝分享網路致富之創意來源與自家網站的種種發想過程時,往往引來許多後進前來取經與效法,一窺成功背後的秘辛。有的人花心思參透其中奧秘,有的人卻選擇依樣畫葫蘆,而網站經營者的先來後到與其成功的關聯性,似乎也不是那麼樣的絕對。


Facebook為例,推出以來屢屢面臨許多仿效者的挑戰,如德國的StudiVerzeichnis、俄國的VKontakte,以及中國的校內網等等。這些仿效Facebook服務的本土網站,由於挾帶其本土及語言的優勢,往往較能順利攻佔其國內市場。如俄國VKontakte社交網就是當地最受年輕人喜愛的網站之一,單日的訪客人數曾高達450萬人次,堪稱俄國時下最受矚目的社群網站。除攻佔本國市場外,中國的校內網甚至還得到日本投資公司4.3億美元的闊綽投資,可見這群仿效者的威力及侵蝕力不容忽視。


面對艱難,Facebook也積極在世界各地拓展其分支,以多種語言版本迎戰當地網站仿效者。其利用徵召志願者的方式將網站翻譯成義大利、中文、西班牙文、法語及德語等多國語言版本,希望藉此滿足不同語言使用者的需求,至少能讓使用者感到較為親近。目前,Facebook已擁有全球超過1.7億以上的會員人數,網友對其網站的黏著度也不斷地增加中。種種跡象顯示,在地的仿效者也許有其一定優勢得以威脅原創者的服務市場,但全球化與在地化兩個不衝突的經營模式卻是這些社群網站的成功關鍵因素。


一個新興概念的激發,勢必引發陣陣模仿旋風,虛擬世界如此,實體世界亦然。還記得多年前的葡式蛋塔旋風嗎?那些年大街小巷人人都搶著開設蛋塔店,回首今日仍在穩健經營成長的店家卻寥寥無幾。對於仿效及市場侵蝕的威脅,唯有正面迎戰,不斷創新才能站穩浪頭;只有端出獨特服務、經典口味,且又願意努力與時並進的商家,才能攏絡消費者的心。網路世界也是如此,網站介面、程式碼、功能抄襲易如反掌,今天你提供這項服務,明天我就跟進,對於業者來說變化永遠趕不上計劃,唯有掌握網友瞬息萬變的心,才能避免一時爆紅的假象產生。


不過對於使用者而言,這股現象可以說是一樁喜訊。網站服務提供者不斷彼此競爭標榜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選擇性自然就更多了。我們說使用者是這些網站的最大價值,當會員人數夠多、瀏覽率更高可以有更多的籌碼與廣告主談判,但業者致力於提供新服務給使用者,難道就不是在討好使用者留下來使用嗎?究竟是誰在利用誰?誰又獲得了比較多利益?我們無從判斷,只能說網路世界中生存的不變之道即是業者與使用者彼此互利共生,將價值最大化。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