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資訊時代的網路經濟法則(二十六) 維基經濟法則

特約撰稿/楊舜慧


唐.泰普史考特(Dan Tapscott)是網路時代具有啟發性的作家之一。十年來,他的數本暢銷著作,包括:「數位化經濟時代」「N世代」「數位資本」…等,皆影響網路世代的新思維。唐.泰普史考特在2007年出版的新書「維基經濟學」中,提出顛覆傳統思維觀念的「維基經濟法則」,讓身處於網路時代的我們了解到,必須明白網路競爭本質和商業運作運則的改變,才能善用這些經營法則推動企業創新。


傳統經濟思維認為,企業的「差異化」、「創新」和競爭法則,就是具備下列的五個要素:「優秀的人力資本」、「保護智慧財產」、「注重顧客」、「全球思維,在地行動」、「好的執行力」。但是,在網路時代,這些經營法則逐漸演變成「不太適用」的舊教條,新的競爭規則和經營法則正在興起。


尤其,來自「不透過市場交易」而「自我組織」參與生產的社群,正逐步踏入市場上企業的競技場中,威脅和衝擊階層式企業的生存。因此,唐.泰普史考特提出,創新及創造價值新方式的「維基經濟法則」,此法則建立在下列四個重要的概念原則上,包括:「開放」、「同儕生產」、「分享」、「全球行動」。


開放


在傳統經濟思維下,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建立於「緊握重要的核心資源」。但是,如今光靠企業內部的資源,可能無法應付複雜和快速變動的環境。因此,企業必須適度地敞開大門,提供激勵的誘因,引進組織外部的聰明腦袋,包括:策略夥伴、顧客、相關利益團體、政府、甚至是競爭者,與他們分享資訊和建立信賴關係,才能共同創造價值,追趕得上顧客對創新的渴望。


同儕生產


在傳統經濟思維下,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建立於「擁有獨特的組織能力」。但是,如今光靠企業內部的組織能力,可能無法應付競爭疆界模糊的產業環境。因此,企業必須開放部分的核心資源,建立共享的基礎建設和資源,號召分散在組織外部「自發性組織」的專業力量,「同心協力」的參與合作活動,才能形成共榮圈,持續地創新。 


分享


在傳統經濟思維下,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建立於「擁有具排他性的財產權,以控制並且保護其創新成果」。但是,如今光靠智慧財產的保護範圍和法律效力,可能無法應付由顧客推動的創意與創新。因此,企業必須建立一套智慧財產組合,分享部分的智慧財產,讓使用者參與設計產品和服務,才能降低生產和行銷成本,並且及時回應市場的需求。


全球行動


在傳統經濟思維下,企業的競爭優勢是建立於「管理和控制生產力和創新力的方式」。但是,如今光靠對內優異的執行能力,可能無法應付詭譎多變的世界局勢。因此,企業不僅必須擴大視野,具有「全球思維」,而且還必須以跨地域、文化、組織疆界的方式「全球行動」,才能隨時接觸新的觀念、技術、人才和市場,在無國界的全球競技場上勝出。


 


參考資料:


唐.泰普史考特(Dan Tapscott)、 安東尼.威廉斯 (Anthony Williams)著,王怡文 譯 (2007),維基經濟學(Wikinomics:How Mass Collaboration Change Everything),臺北市: 商智文化。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