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前景看俏 網拍何去何從

記者/曾顯雯


隨著網路科技近用的門檻降低與頻寬的大幅增加,只要一台電腦一條網路線,除了單純上網搜尋資訊,還有許多五花八門的衍生服務等你來探索。根據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Market Intelligence Center)最近公布的網友行為調查發現,我國網友們最常使用的前5項網路行為別為搜尋引擎、即時通訊、收發e-mail、下載軟體及購物訂票。


其中尤以網路購物的發展最為蓬勃,網路購物早期主要以拍賣方式進行,許多私人賣家透過拍賣網站出售自己的二手商品,並以競標的方式來達成交易。另外也有許多中小企業透過拍賣平台進而開闢另一條銷售管道,藉由網路更貼進網友的需求。資策會統計,台灣網拍市場規模至2005年已達新台幣317億元,較2004年的192億元大幅成長65%,39%網友曾進行網路拍賣活動,在沒有網拍經驗的網友中,也有6成表示未來可能使用網拍服務,種種數據顯示,網路拍賣市場未來仍有相當大的營利空間。


據說網拍的始祖eBay有個美麗的源起,在電腦程式設計師—皮耶‧歐米迪亞即將迎娶喜好收藏PEZ玩偶糖果盒的女友前夕。女友在某次偶然的閒聊中透露出,如果能收藏更多PEZ玩偶糖果盒,而且能在網路上跟其他同好交流這個心願。皮耶為了實現女友心願,於是開始利用假期嘗試獨自架設網站,想不到這個實驗性的拍賣網站因此誕生。且開站後的會員數日日激增, eBay的交易平台成為人們尋覓珍品的交易市場,也同時成為集結同好的社群先驅。


然而,網拍的盛世顯然已遭遇瓶頸。以網拍事業起家的eBay,第一季營收成長十四%,相較於知名購物網站Amazon亮眼的三十七%成長數據,不難讀出網路市場未來的經營趨勢。商業周刊的報導也直接引用一名卅四歲網友的話,他認為如果他看中某樣商品,不會為了省小錢大費周章到拍賣網站競標,一針見血點出網拍的頹勢已定。


資策會產業分析師周文卿也指出,台灣網友已逐漸走向智慧購物模式,多數網友會主動蒐集商品資訊並進行比價動作。此外,也有相當多的網友會利用部落格瀏覽的方式來輔佐自己的購買決定,更有逾八成以上的網友表示,會積極統整商品價格,自己比價後再到最低價的平台出手。


正因如此,平台提供的資訊不再是網友購買時的唯一參考對象,拍賣模式也不再是確保低價的唯一途徑,人們現在有更多的購物方式選擇。雖然如此,並非全然意味著拍賣業者的大限已至,拍賣機制仍有其存在價值。未來將可朝高單價或收藏物品的交易為延續目標,畢竟eBay創立最初的宗旨也正是為了完成收藏品交換的夢想。而拍賣與購物機制並進也不失為另一個可行之道,盡可能滿足網友想要的任何交易方式,購物便利或競標的刺激任君選擇。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