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機到眼鏡:AI 螢幕眼鏡正在重寫我們的日常

最近一款人工智慧眼鏡台灣在募資平台引起不小迴響。我自己因為帶了一副音頻眼鏡,已深深影響我在手機的操作方式。過去需要拿出手機撥號或接電話與聽音樂,現在都不用掏出手機,直接觸碰音頻眼鏡的鏡腿,就能處理部分手機功能。因此我對有了螢幕的人工智慧眼鏡大感興趣。

相較於音頻眼鏡,有螢幕顯示的人工智慧眼鏡,確實多人不少令人驚豔的功能。網路上對此副眼鏡的功能已有介紹。我則是在實際使用過後,有一番心得。

首先是是綠色螢幕,懸浮字幕在前方視野,透過口令或觸碰鏡腿可選擇功能。讓人覺得實用的是即時翻譯功能,正對面與老外對談,老外講他的母語,眼鏡隨時顯示翻譯字幕。已往必須拿出手機,聽著老外講話,眼睛盯著手機,這樣顯得不甚自然(人家在講話,你卻一直看手機),但如今確實可以一直看著說話者,就算盯著懸浮翻譯字幕,對話者也不易發現視線。

以前我就認為翻譯軟體的誕生,可以輔助語言學習,尤其是外文聽力。如今不但即時翻譯,譯文還可以浮在眼前,確實科技的進步,讓語言學習更為便利。但我也認為大學語言科系的教育也必然深受影響。你花了四年的時間,學習一門語言,結果旁人用一副眼鏡就完成同樣功效,那麼這四年的語言學習是否值得?如果是對文學或語學深感興趣,花上四年學習,自然非常值得。

但如果只是想聽得懂,姑且不論坊間補習班就可以取得代之,現在這種翻譯眼鏡,不就更為方便?當然,對方也有翻譯軟體,才聽得懂你的母語。某些語言科系的學習方針如不再修改教學方向,其實只會空有好聽的校名與系名,但實質競爭力將會越來越低已可預見。這是我在用過此副眼鏡後最大的感想。

此副眼鏡既然名賦名人工智慧,即在於它可以透過鏡頭辨識眼前之物。只是詢問「我眼前的是什麼」,眼鏡就會回覆。過去我們是透過手機拍照詢問,現在是直接用嘴巴隨看隨問,方便度大幅提升。然而我覺得這對視障者而言,是莫大的協助。因為不用透過他人,也不用拿手機了。

此副眼鏡還有一些功能(如提詞器),也有部分功能在實施起來不盡人意。但我一直覺得這是令人驚豔的發展,未來也將人人一副眼鏡,如同現在人人一支手機。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