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影響高等教育 語言科系該何去何從

近年人工智慧的興起,帶給這個世界莫名的衝擊。就高等教育而言,知識來源從書籍到網路資訊,到更快取得的人工智慧,而這轉變,也不過三十年而已。是的,網路興起於1990年代,如今人手一台手機平板加筆電,詢問人工智慧機器人,在幾秒內就可以找到初步答案。比起翻閱大量文獻所耗時間,如今彈指之間,你說可怕不可怕?

目前對高等教育影響最深的,其一衝擊最大應該是語言科系了。語言科系向來在升學志願中,本就非熱門科系。如今再面臨人工智慧的影響,學生又該何去何從?學生當初為什麼會想學外國語?有的是因為當作技能,有的是想了解文化,有的是對語文學興趣。

當作技能工具者,如今人工智慧翻譯外文之迅速以及流暢,就算你看不懂任何一個字母,你也可以透過翻譯迅速了解全文。請問,那我們何須花上四年學習這項技能,然後還學的支支吾吾呢?我看過不少人拿到日文N2檢定,說起日文依舊斷斷續續(因為考試也不考口說測驗吧)。

但如果技能學習是為了與外國客戶對談,那可能就要學到一些專業知識的會話了。

至於想了解文化,確實不可否認,主動學習語言可以了解該國國民的文化風情。比如日本人表達含蓄,表現在其語言對話上,常讓外國人搞不清楚真實含義。如歐美注重個人隱私,對話間避免觸及個人私生活。翻譯工具只會照實翻譯,但無法適應民情。

當然你若是對語文學習有莫大興趣者,自然不該用這人工智慧完成翻譯。那是腳踏實地的學問,人工智慧只是輔助工具而已。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走向哪個方向呢?我想志於學術者,總是少數吧?

語言科系面臨此無限大的衝擊時,我們的高等教育是否有做出相對應的做法呢?比如縮減大學部招生人數?改作基礎生活應用?轉攻研究生教育?否則學生學了四年,結果隔壁一位高中生幾秒就超越你了。

我至今覺得對高等教育影響最小的就是體育、藝術與技職。因為人工智慧再怎麼強,也沒人想看機器人跑步吧!

既然高等教育都會受到人工智慧的影響(威脅/取代),那當代學生該何去何從呢?我相信技不壓身,多學一些本事,自然被取代的機率就降低了。在你面前會有一些人先被篩掉的。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