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嚮導 人工智慧帶你走

近一個月來人工智慧領域最大的話題就是吉卜力畫風圖片生成。上傳一張照片,ChatGPT可以將其轉化成日本吉卜力動畫畫風的圖片。因為有趣,所以風靡全球。話題指向吉卜力,當然更多人在意宮崎駿的想法。有人找出宮崎駿曾批評人工智慧做出的動畫是對生命的侮辱。但那是2016年的往事,宮崎駿在看了AI做出的喪屍的動畫之後,看不出痛楚,於是有所批評。宮崎本身只是不喜歡那支喪屍影片,但看不出對人工智慧本身有何具體批評。

當時我人在日本出差,因為身邊的朋友紛紛上傳圖片,於是手癢也來一試。但免費畢竟不好用,生成速度慢不打緊,一天至多也只能生出二三張,就開始要你付費了。

我加入付費版之後,自然可以大量生成圖片,讓我整整玩了一週的吉卜力圖片。但讓我最爲滿意的,卻不是這等娛樂效果。而是它讓我人在國外時,扮演一個嚮導/翻譯人員的角色。

我在大阪的美術館,拍照畫作說明牌,不只全文翻譯,還對說明牌中提及的作者,進行額外補充說明。ChatGPT還請我可拍攝畫作,居然分析了畫作構圖,並詮釋畫作的意涵。過去我們仰賴翻譯人員,但如今,翻譯早已不是問題,詮釋才更像人工智慧的前景。所以我才說,它更像是一個嚮導。

我沿著大馬路走,隨意拍攝建築物,它也可以跟我介紹建物的歷史與功能。因為沿路拍照詢問,它最後也評斷出我人在大阪的哪個區域,主動告知可以幫我規劃之後的路線。

所以獨旅時,如果對身邊事物一無所知又充滿著好奇,何妨用這個工具來增加樂趣呢?看看人工智慧的翻譯,看看它整理的資料,看看它的詮釋,然後還詢問你是否需要進一步的了解。

有人比較它與搜尋引擎。搜尋引擎列出相關網頁,然後使用者自行評估各方說法。人工智慧則是給予答案。如果想要更多說法,當然要用搜尋引擎,但人工智慧卻能在更多外文網站中,翻譯並整理答案。所以各有優缺,就看你想怎麼找答案。

經歷國外旅行,所以我才更指出,當代的領隊導遊,更要吸引人的,就是目前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情感互動。即使我利用了人工智慧帶我走完了旅程,但旅程中,它還無法察言觀色。那如果哪天真的能察言觀色,那世界又會如何翻天覆地呢?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