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 旅外好幫手

當人工智慧狂潮進入你的生活時,你是否學習利用它,還是依舊照著舊方法過人生?

友人旅外一個月,在英語幾乎派不上用場的拉丁美洲與人溝通,不需要費盡心力講著不熟練的英語(當地人也不一定聽得懂英語),更不用說一句完整的西班牙語都不會說。友人只是用ChatGPT將中文翻譯成西語,將西語翻譯成中文,就開啟與當地人的溝通。友人表示再學習新的語言要花的時間成本過高,而透過ChatGPT則直接降低溝通成本。

面對菜單上完全不認識的西語,過去透過Google翻譯確實可以部分了解餐名。現在透過ChatGPT不但翻譯,還可製成表格。而且還可再針對餐點,詢問內含食物。這都是過去僅靠翻譯功能所無法做到的功能。如同友人在當地超商裡看到一罐飲料不知為何,於是透過ChatGPT拍照已飲料瓶的正面與成份。

友人心血來潮,還令ChatGPT語音唸出西語的一到十,並在自己覆述之後,請ChatGPT糾正發音。在國外,大部分時間都涉及數字,比如個數,價位,以便討價還價。有不少人開始利用人工智慧來學習語言,奠定基礎,人工智慧頓時化身為語言老師。

所以,不用太糾結自己的外語能力了,如果人工智慧可以瞬間解決語言溝通,你自己又何必害怕不會講人家的語言,然候面露羞色?過去不少台灣人以會講一口流利的英語而得意洋洋、自視甚高。但如今再看,也不是什麼值得說嘴之事。

或許有人會問,目前人工智慧的翻譯能到多精準?又,語言上的反詰之類的語氣,人工智慧能理解?其實,回應能夠八九不離十,便可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友人在拉丁美洲眼睛受傷,藥局給的眼藥水都是西文,不敢亂用。診所醫師寫下西語醫囑,同行台灣人看不懂。靠著ChatGPT相機翻譯,「評估是否可能患有左眼外傷後視網膜病變。」嗯,我想,就算是台灣的西語老師,未必識得「視網膜」此字吧!

但我還是要說,人工智慧給予建議,僅供參考,尤其涉及上述醫療專業。或如人所說「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自行評估幾分真假。但看在有限免費額度,不妨當作生活中的小幫手哩!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