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跨境電商SHEIN爭議連爆 BBC再揭「血汗」事蹟!

中國快時尚跨境電商巨擘SHEIN快速崛起,持續以廉價的服飾迅速在海外拓展市場,不過日前卻被外媒BBC揭露,SHEIN位於廣州供應鏈的車衣間工人,每週工作約75小時,已經違反中國勞動法。

BBC報導指出,參與調查的記者實際參觀當地被稱為SHEIN村裡的10間工廠,同時也訪問了20幾名工人,多數的工人表示,每個月只休假一天,且每天的工作時間通常是在上午8點到晚上10點,甚至更晚。

■ BBC報導揭露,SHEIN剝削勞權的問題,指出SHEIN位於廣州的工廠員工工時違反中國勞動法。(圖/unsplash)

事實上,中國勞動法規定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週工作不超過44小時,不過針對加班也另設規定,認為僱主若基於生產需求,和工會、員工協商後可以延長工時,不過基本上每天的工時不能超過1小時,若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時,則需要在保障員工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時每天不能超過3小時,每個月不能超過36小時。然而BBC記者深入調查採訪發現,SHEIN位於廣州供應鏈的車衣間工人的工作時長,已經明顯違反中國勞動法。

針對BBC報導,SHEIN方面拒絕受訪,以聲明的方式強調,公司致力確保供應鏈中所有工人獲得公平及有尊嚴的待遇,並投資了數千萬美元來加強公司管治及符合規定,以及努力設定最高的工資標準,要求所有供應鏈夥伴遵守行為準則。

而SHEIN不僅這回被揭露剝削勞權,爭議事件也是層出不窮,包括產品安全、設計抄襲等。在產品安全方面,就曾被德國專業刊物Oekotest抽查發現,SHEIN的衣服組成竟有三分之二的單品皆不合格,其中在女嬰服飾中更檢測出銻,涼鞋則出在鉛與鎘含量超標的問題,而這些重金屬物質雖然不易透過皮膚吸收,但長期穿戴下來還是容易造成身體不適。

另一方面,在設計抄襲的爭議部分,過去幾年SHEIN就曾被Ralph Lauren、Levi’s、Dr. Martens、H&M等品牌指控抄襲單品設計,SHEIN涉及的侵權訴訟案更累積高達50幾件。

儘管SHEIN爭議不斷,不過他們仍持續推出流行且低廉價格的行銷模式吸引消費者,因此業績並未受到嚴重打擊,品牌曾預估2025年可望迎來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9200萬)的可觀營收。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