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點餐流程 用餐好吃也開心

為什麼我們會越來越在乎使用者介面(UI)與使用者經驗(UX)呢?因為不好的操作介面與不好的操作流程,真的會讓你在操作過程中一肚子火。

疫情期間,許多餐廳為減少員工與用餐者的接觸機會,掃描QR Code自行點餐順勢推出。而在疫情之後,延續這股風氣,減少點餐人力。但日前我與友人使用某點餐系統,卻著實令人火大。

首先一個好的點餐系統,是不用額外下載APP(應用程式),掃碼之後直接進入點餐系統,頂多中間介接Line官方帳號取得身份。這個系統有達到此功能。我們掃碼之後,開始點餐,然後就發現一件事,這個系統沒有購物車啊!所以我們只能一路往下點,不能往回頭查看修改;在最後一個介面,顯示所有點餐資訊,但依舊沒有修改方式,只有確認鍵。所以已經點了什麼,有沒有點錯,我們要是忘了,我們就得從頭再來一遍。

然後點完之後,不是坐在位子上等餐點送來。我們在點擊確認鍵之後,接著要走到櫃檯,跟服務人員再次確認點餐(他可能也害怕你點錯),然後先行付款。這個流程就值得玩味了,因為它是先付款後出餐,並沒有什麼錯,但其實更好的做法是在點完餐點之後,順便介接行動支付,或著用餐之後再到櫃台結帳。如此可避免消費者再多一次走動。但我能理解,有些店家只願現金結帳,不願使用行動支付,因為這要吸納手續;但他們也不願餐後結帳,因為更害怕消費者吃霸王餐。

點餐系統在點擊確認鍵之後,無法查看點餐明細;送餐時,這間餐廳其實也沒有紙張明細,所以如果是跟一夥人一塊用餐,要各自付費的時候,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知道各餐點多少錢。我們只好再進入點餐系統查看各餐餐錢。

事後我們跟櫃台服務人員反映這個點餐流程的問題,其實服務人員也知道很多客人都有相同想法。服務人員承認點餐系統沒有購物車確實非常糟糕。要客人點餐之後再到櫃台確認餐點,是因為有的客人自己點錯了,但不不承認,因此要到櫃檯雙方再次確認。至於先結帳,是統一作法,否則有的客人餐前付帳,有的客人餐後付款,服務人員如果沒搞清楚,餐後要求已付款的人結帳,對客人不禮貌也不好。

這大概是近期一次非常糟糕的點餐經驗了。人們用餐,也不是只在意餐點好不好吃,有時也在意用餐氣氛。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