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AI生成工具越發盛行,藝術創作是否受到科技人工智慧的威脅,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2022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美術比賽首獎作品「Theatre d’Opera Spatial」利用AI工具繪製而成,當時人稱此舉無疑是「藝術的死亡」。而到了2023年,索尼世界攝影大獎(Sony World Photography Awards)優勝作品之一的攝影師Boris Eldagsen上台宣布,此幅入圍攝影作品是由AI創作而成,並且表明拒絕接受優勝作品的獎品與獎金,再度引發AI圖像生成工具與藝術創作之間差異的激烈辯論。
攝影師Boris Eldagsen利用AI工具創作攝影作品《電工》。(圖片來源/ theguardian)
知名攝影比賽Sony世界攝影大獎,每年吸引數以千計的攝影師爭相投稿參與。然而,2023年的獲獎名單卻引爆爭議,其中一件由德國攝影師Boris Eldagsen投稿的黑白肖像攝影作品《電工》(The Electrician)獲得公開賽創意類別組的總冠軍。而後得獎攝影師卻公開坦承,此張照片是由Open AI的繪圖程式DALL-E2製作而成。此外,攝影師認為AI產出的圖像與攝影不同,不應放在比賽中與其他作品競爭,同步也放棄首獎的相機獎品與新台幣約15萬元的獎金獎勵。
AI作品得獎所引發的爭議,包含AI圖像的所有權歸屬與藝術創作的存在價值。在版權歸屬爭議中,儘管AI圖像生成技術合法,但這些模型背後抓取的圖庫,絕大多數是在未經授權情況下,直接從Pinterest或Artstation抓取,只需不到三秒的時間,就能透過圖片大數據資料庫生成各種作品。隨著AI生成工具氾濫,藝術創作存在價值被扼殺的論點甚囂塵上,無論是圖片、文字或是影像,各領域平台內部漸漸開始限制人工智慧相關作品的搜尋路徑,如移除AI生成相關的圖像。
然而,AI作品與藝術創作間差異的論戰也延伸至「支持」與「反對」兩大陣營。「支持AI作品」者強調,藝術真實性是傳統藝文圈對自我作品的束縛,若是以經濟學的角度思考,AI作品可以有效為買家與藝術家間營造共好局面,買家利用較少金錢獲得高品質作品,藝術家也能省去時間成本銷售獲利。而「反對AI作品」者則強調,AI作品將使藝術風格的同質性提升,作品逐漸走向高度重複與模仿,藝術真實性的本質無法獲得彰顯。隨著AI生成工具的革新與普及,AI與各類型創作的爭議勢必將仍持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