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用餐必看「網評app」 真的能避免踩雷嗎?

記者/張萱

富裕的社會中,民眾對吃的標準也提高,外頭餐廳林立,要如何判斷一間餐廳的優劣?為了避免踩雷,台灣人可能是搜尋店家的臉書或Instagram,或是從Google觀看其星級和評價。在中國大陸則有專門的網路平台「大眾點評」。

大眾點評創立於2003年,是大陸最大的城市生活消費網站之一,主要業務為提供美食商家的口碑評價,可讓用戶對店家打分數和進行評價,藉此換取貢獻值,對店家來說則可增加能見度和累積口碑,進而推行其他行銷活動。

消費者在大眾點評留評價的誘因為藉累積貢獻度,可提高兌換「霸王餐」的機會,也就是由店家提供的免費試吃活動,幸運中籤的用戶可直接到店吃一頓,並留下體驗評價,給店家累積一次口碑。對商家而言,大眾點評上的流量也可幫助他們曝光,若進一步成為付費會員,也能使用移動官網、團購等其他行銷方案。

大眾點評2015年和外賣平台「美團」合併為「美團點評集團」,截至2018年,大眾點評的年度交易用戶達到四億,年度活躍商家高達580萬家。

經過十幾年的用戶累積,愈來愈多店家把大眾點評當作建立網路口碑和宣傳的管道,民眾也愈發依賴觀看他人的評價來選擇餐廳,相對提昇對平台的黏著度。

在大眾點評高度發展之際,看似由使用者產生之公正客觀評論,也產生了一些弊端跟疑慮,店家的一片好評可能經過操作,從動員VIP會員、到店體驗到發布評價,是經過一條龍的地下產業鏈所形成;另外不少普通商家也可能藉由KOL(關鍵意見領袖)的惡評重傷形象。當虛假好評和惡意負評愈來愈多,這個平台也漸漸失去了公信力。

即使並非由店家或KOL蓄意操作,就大眾點評的機制上,用戶被鼓勵頻繁發評論,以提高帳戶活躍度和中獎吃霸王餐的機會;雖然並沒有規定試吃就一定要打好評,但正所謂「吃人嘴軟」,用戶畢竟沒花錢,體驗印象自然差不到哪去,在白吃一頓後美言幾句也是人之常情。

在台灣雖然沒有像大眾點評一樣的集中平台,美食評價(通稱食記)散落在部落格、臉書粉絲團等社群網站上,不少是店家邀約並進行試吃體驗,在字裡行間聞得到濃濃的「業味」,也就是由食記包裝成的業配文。另外在Google評價也不完全是用戶的真心話,有些店家會藉由送東西這種施小惠的手法,要消費者上去打五星評價,同樣是變相扭曲了真實體驗。

前陣子跟朋友聊天,有人直言現在出去吃飯一定參考Google評價,低於四星就不考慮,雖然這固然是一種避免誤入雷店的防火牆,但畢竟網路上的資訊真真假假,哪些是真心話哪些是經過美化包裝,可能還是得留給自己親自體會判斷。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