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後疫情時代 智慧醫療的轉型與改變

2020年新冠狀病毒從爆發到肆虐,持續延燒至年末。面對此次疫情挑戰,除了台灣醫療團隊針對防疫之防護、應對措施、法規等備受國際肯定,在後疫情時代下,「零接觸」的服務模式快速興起。醫療方面,遠距醫療正是各國積極推動的項目,以科技觸及社區、家庭已列入現今醫療產業目標。產業內正發展出新的技術與模式,帶動台灣醫療產業的轉變與推進。

■ 面對後疫情時代,醫療產業正發展全新智慧樣貌。(來源/Daniel Frank on Unsplash

5G新應用 啟動智慧醫療

 5G的高網速除了應用在工業、通訊產業上,如今還成為發展「智慧醫療」的基礎之一。也是在疫情時代下,擔任減少病人頻繁進出醫院的風險之重要角色。在5G的幫助下,能夠快速連上視訊進行醫療檢查,還能將影像清楚傳輸至醫院後端,協助醫院下達指令給現場醫師;或是發展宅醫照護模式,使看診不易的長者只要透過手機App就能輕鬆查詢藥單等。

電信業者遠傳結合5G技術,積極與智慧醫療領域結合。如國衛院的「5G智慧科技改善偏鄉醫療環境計畫」,為新北市與遠傳電信、亞東醫院與萬里及石碇衛生所共同合作,透過5G智慧科技為偏鄉居民提供多科別的遠距照護 ── 眼科、新陳代謝科等醫學中心級別的診療服務,更打造精準醫療再生醫學的優勢藍圖,造福偏鄉長者偏多的新北地區,為病人省去忍耐病痛與路途遙遠的折騰。

除了遠傳電信,亞太電信同樣積極佈局5G智慧醫療。亞太電信看準智慧醫療穿戴式裝置的商機,以5G培育的「奇翼醫電」的AI智慧穿戴微健檢裝置,能夠以5G低延遲、大量傳輸數據的特性,將使用者的生理資訊與位置及時傳至遠端的監控中心,針對異常心率進行警示等功能。

■ 奇翼醫電AI智慧穿戴微健檢裝置示意圖。(截圖自/奇翼醫電官網)

攜手AI 共創醫療新未來

 新冠狀病毒的出現讓我們更加注重健康外,「預防更勝治療」的醫學價值再現。尤其當AI數位科技的興起與發展,讓我們有機會對疾病進行預防,以及協助諮詢的服務、降低感染風險、醫療費用、社會成本等。且在此智慧醫療持續進步的情況下,醫療照護將朝去集中化、家庭為導向,貼近民眾生活。

例如現今AI已被大量運用於醫療影像、健康風險預測系統。多家國內醫院共同研發視網膜病變自動辨識系統,就是以AI辨別眼底影像,平均一到兩秒便能完成影像判讀,檢查眼睛是否發生病變。如此一來,未來民眾只要走進社區附近的藥局或是一般家醫診所,透過簡單儀器便能篩檢、回診,省去許多不便與風險。

此外,台灣一直以來面臨著高齡少子化的情況,長照是國人關注的一大課題。在面臨新冠狀病毒的侵襲,擔心群聚感染以及進入年末的流感季節雙重壓力,台灣長照機構能夠透過數位科技減輕些許負擔。除了引進數位創新技術,強化健康產業之服務品質,更可透過AI與物聯網(IoT)與遠距科技的整合,如居家監測與意外預警的智慧居家健康住宅,或利用遠距科技強化訪視服務,使高齡者安心養老。

華碩近年也積極布局智慧醫療產業,與台大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中心合作,結合雙方技術和場域資源,推出華碩首款機器人ASUS Zenbo Junior,發展遠距醫療及照護服務,盼望未來走進家庭,照顧樂齡市場。

■ ASUS Zenbo Junior健康醫療服務說明。(截圖自/ASUS Zenbo官網)

打造智慧醫療平台 齊力抗「疫」

5G與AI的出現,為醫療產業帶來新轉變與商機的出現。全方位的合作與數位整合,對現今的產業更會是如虎添翼。如緯創醫學科技打造「Health 365健康照護平台」,就是面面俱到的例子。從失智早篩到失能衰弱檢測,單一疾病到多種慢性疾病管理,個人到家庭,台灣拓展至國際,整合所有專業醫療資源,打造全方位照護平台,落實數位醫療應用。

另外,陽明大學數位醫學中心同樣希望匯集各方專家,建立遠距醫療平台。從精神科、胸腔科等跨專科應用開始,不僅僅是設備連線,更是醫療資訊串流與分析、服務共同攜手合作。例如透過網路遠距看診時,大量傳輸資料需有強大且順暢的伺服器,此時則需相關工程人員從旁協助;再者,醫師在花時間整理與分析資料時,跨專科的合作能夠有助提升看診效率。

智慧醫療上的布局,有了5G到AI技術的協助,以及整合全方位的專家學者與醫療資源,共同扮演醫療產業智慧升級的重要推手。期許全球在如此艱難的疫情時代下,共同朝抗「疫」目標邁進,迎向新未來。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