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訂閱制告終 台灣人真的無法接受付費看新聞嗎?

記者/張萱

《蘋果日報》的網站《蘋果新聞網》從2019年4月開始實施會員制,7月宣布全面收費,內容僅限付費會員觀看,一開始只收取10元,到了9月正式開始收費,每月需支付120元才能看新聞。
首開先例的作法讓不少人看衰,認為台灣在這方面尚未養成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和風氣,但也有人認為是好事,有機會帶動媒體產製深度內容的契機。

時隔一年,蘋果日報於今年7月1日宣布恢復全面免費閱讀,《蘋果》強調是為了讓不公不義之事為大眾所知,並體恤台灣人苦於疫情而荷包緊縮,稱此舉未違背「新聞有價」的信念,訂閱制仍會持續走下去。

即使《蘋果》的官方理由並未提及,但不少人分析開放的主因在於不堪嚴重虧損。據壹傳媒集團的財報,實施訂閱制後虧損持續擴大,2019上半年虧損約新台幣11.8億元,較前年同期增加9%。今年四月創辦人黎智英透露,蘋果的訂閱數跌至不到60萬人,流量也大幅下滑,流量調查網站Alexa的數據顯示,台灣蘋果日報在台灣網站的排名跌至67名。

在「內容為王」的真理下,蘋果日報相信憑藉金字招牌以及過去累積的口碑,推行訂閱制想必能在新聞媒體的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於是開了第一槍,但為何仍以失敗告終?

內容未差異化 讀者瞬間流失

在我們目前的市場裡,網路即時新聞的媒體幾乎無人實施付費制,消費者有太多免費和替代內容可以看,蘋果在這方面並未做出顯著的差異化,影視類狗仔偷拍新聞也漸被《鏡周刊》取代。

蘋果日報會失敗的主因之一為「沒做出差異化」,元智大學管理才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相勳表示:「在B2C的訂閱模式裡,消費者的轉換成本很低,一旦你不夠特別,我可以一鍵退訂。」、「訂閱經濟的關鍵,是要抓住消費者的心,否則他們的選擇很多,你不夠好,我選別的就好。」

訂閱制在眾多產業中並不稀奇,有成功也有失敗的案例,但在新聞訂閱服務中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是轉型成功的《紐約時報》,付費訂閱戶也僅300萬,紐時的受眾是廣大的英語市場,蘋果日報的TA僅有台港,市場相對受限。

重新思考品牌定位 專攻特定領域

前媒體人、知名兩性作家御姊愛表示,她雖真心支持使用者付費,但對媒體而言,訂閱跟廣告不是誰取代誰,不能單獨押寶在誰身上。她指出兩種內容具容易變現的特質:「高報酬回饋」或具「撫平急迫焦慮」,前者像是投資理財資訊,後者則類似升學考試的詳解,可用這兩個例子去思考未來內容發展的方向。

御姊愛還提出「去組織化,展現品牌個性」是當前數位趨勢,雖然傳統媒體具有過往建立起的品牌聲望,但打著綜合大眾口味的媒體已不吸引人,必須重新思考自身品牌定位,例如可以某種專業領域出發,培養專攻該領域的筆者和意見領袖,讓這些人成為媒體和讀者間的「節點」,才能創造流量和商業收益。

行銷專家傅瑞德指出,廣告和訂閱模式都沒有對錯,只是在於誰出錢的問題而已。媒體要扭轉已延續百年的「免費」趨勢,必須具備比現有營收模式更大的策略、對讀者比免費更強烈的誘因,和更值得讀者付費的內容和特色。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