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俞昱安
內政部週一(11日)表示,計畫將傳統紙本身分證改頭換面,並於2017年全面換發「晶片身分證」,未來身分證將整合健保卡、悠遊卡、駕照行照以及報稅、電子投票等功能,堪稱是全世界最先進的身分證。但內政部聲明,現階段處於初步構想,因牽涉跨部門整合以及資安等問題,仍須等待規劃成熟。
■內政部計劃將身分證升級為「晶片身分證」(圖/內政部戶政司)
其實早在1998年政府就曾提出類似政策,但反彈聲浪此起彼落,最後在多數學者及民間團體的反對聲中不了了之。民眾最在意的還是安全問題和法權的相關配套措施,若卡片遺失,將造成個資保密及冒用問題;另一方面,個人所有資訊經過彙整串聯,政府將如何處置及運用這些資料呢?
目前全球已有多個國家實施晶片身分證,歐洲地區最為普及,如德國、比利時等,愛沙尼亞的晶片身分證甚至是全球第一個實施電子投票的國家,還可以當護照使用,其安全性和縝密性值得讓台灣學習,也是內政部派人前往當地考察的目的之一。隨著數位時代的來臨,晶片身分證的發行量漸增,且朝向更多整合功能的趨勢前進。
未來政策如何因應?根據全球趨勢來看,我們處於一個高度電子化、數位化的世代,採行晶片身分證是勢必的,能夠免除攜帶一堆卡片的麻煩,但就台灣的現況來說,恐怕無法順利在2017年全面換發,為了資訊安全及風險承擔,政府仍不應操之過急,還有待相關法律的制定、技術演進與應用,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