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馮昱堂
社群網路臉書(Facebook)在2004年創立以來已成為全球不可忽視的媒體之一,自2014年就有16憶1000萬人每月至少登入社群網站1次,相當於全球1/5人口以上。然而隨著Facebook熱潮,企業紛紛搭上順風車購買置入廣告,使原本單純的社群平台變成眾廠商競爭之行銷管道,過多無相關廣告資訊使部分年輕族群已開始呈現倦怠感,分析師也指出Facebook的龍頭地位可能不保,因應此趨勢,Facebook也開始不得不採取相關措施,穩住其產業寶座。
多樣化功能 滿足廠商成員需求
為了增加臉書成員黏性,今年4月Facebook即提供臉書新聞服務,囊括各種即時訊息提供予記者作為新聞素材,在近日又與新聞子集團Storyful合作,推出臉書科技新聞(FB Techwire),集結科技最新時事,讓喜愛科技相關內容之網友能掌握第一手最新資訊。並也針對定位系統,推出「Nearby Friends」新功能,讓網友查看附近有哪些朋友,提昇朋友間的接觸頻率。
而Facebook不僅鎖定台灣中小企業客戶族群,提供進階影片廣告功能(Premium Video Ads)及觸及範圍與頻率(Reach and Frequency)之行銷分析工具,讓業者更能分析顧客偏好需求。同時跟進「當下商務」趨勢,推出影片廣告功能與購物鍵按鈕,跨裝置廣告的影音視覺優化結合臉書網站購物的功能,可望在未來幫助Facebook創造可觀營收。
Big Data分析目標族群 分眾行銷
然而粉絲頁經營現今也面臨撞牆期,臉書專頁數量之龐大與行動社群App的崛起,導致內容發佈無法聚焦在目標顧客上。因此社群行銷在未來將重新客製化,臉書利用的實名制優勢讓使用者數據更加精準,提供業者更大規模的受眾分析數據,並以「內容」為中心,帶動群眾效應,使企業能更分眾且深度經營社群平台。
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李雅靖教授即表示,多元的文化與多樣的科技媒體,使得消費行為更加難以捕捉。臉書之行銷模式發展會漸漸應用大數據與相關科技,根據消費者的喜好、購買行為等線上與線下足跡,精準接觸目標客群,進行分眾行銷,與社群高度互動,並能有效監控行銷效果更能增加品牌認同。
臉書的崛起雖為傳統行銷媒體帶來巨大衝擊,成為新興的廣告媒介之首,然而各產業應如何運用整合其顧客數據與跨媒體行銷操作,將為目前社群行銷之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