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秦 晴
擔心吞下肚的食物不夠安全嗎?大陸入口網站龍頭百度在本月3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發表一款名為「筷搜」的產品,宣稱其能檢測出食物的來源,甚至變質與否,堪稱現代版的「驗毒神器」。不但如此,「筷搜」還可以連接智慧型手機,方便使用者隨身攜帶。
■ 隨著食安問題在兩岸三地愈演愈烈,「筷搜」因運而生。
〈圖/科技新報〉
看似和普通筷子沒有差別的「筷搜」,其實是一款智慧型外部搜索硬體,藉由筷子上的感測器,其能將包含酸鹼度、溫度、油脂和鹽度等數據輸入至智慧型手機進行分析。倘若食物合格,則筷子的尾端就會亮起藍燈,反之則是亮起紅燈作為警訊。此外,「筷搜」還備有紅外光譜測量儀來分析食物的份量,並為使用者規劃適量的飲食。
百度認為,過去許多智慧型穿戴產品難以真正打動消費者,原因正出在這類產品沒辦法將繁瑣的搜尋過程化為簡單的數據結果,且很多功能都是可有可無。「筷搜」則明確地針對現代人對食安方面的疑慮,並突破過去只能透過文本和圖片搜尋的限制,有效減少使用者的搜尋成本。
「筷搜」耗費百度2年的時間研發,還曾在今年愚人節時短暫亮相,引發不小的討論度;如今這個「玩笑」已經進入量產的階段,之後將正式進駐到人們的餐桌上。除了現有的檢測地溝油、飲水酸鹼值和水果產地、甜度的功能外,「筷搜」未來還會進一步納入測試三聚氰胺、土雞蛋、真假羊肉串等等,讓消費者能更清楚掌握各種食品的資訊,成為真正把關食安的守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