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的高度負載 人們缺少的其實是時間

特約撰稿/Goris


科技的進步,市場真的變得好快。雖然是句很老梗的話,但用在現在,卻依然貼切,貼切的讓你不得不繼續讚嘆這隨著科技或使用習慣在改變的社會,你都不知道明天或者是下一秒,又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還記得大家都在說平面媒體的危機,又或者是報業的式微,人們的閱讀習慣已轉進電子書的時代,於是開始有一窩蜂的人就在研究開發各種電子書的系統或者是載具。除此之外,新聞的閱讀已不再透過報紙、電視,所以媒體開始資訊化,線上化,要的就是抓住閱讀習慣轉往網路的人們,媒體在做的事就是把自己原本平面化的文字,轉換成電子版。



這些都還歷歷在目的趨勢,如今,敏感的人會發現所謂的大媒體時代仍是一點一點的在凋零,因為媒體趨勢已不再是你擁有本身的品牌價值,看到人往網路走你就電子化,而是人們現在追求獨特、有個性、有態度甚至是有風格的資訊,用以實現自己的一些想像。



你會發現,隨著社會和科技仍不斷在進步,人們越來越富有,越來越懂得享樂,越來越懂得把握當下,然而,缺少的其實不是金錢,也不是資訊,也不是娛樂,卻少的是時間。



傳統媒體總是以完整的新聞報導作為主要依歸,讓人們可以在該媒體中找尋到自己想要的資訊。網站的發展也是,特別是網路沒有上架成本的問題,所以更能包羅萬象的將各種內容都涵蓋進去,也因此,網路風行的初期,大家都在做入口網站。


直到現在,你再去試問看新聞你會想要每個新聞都瀏覽到嗎?上網你還會再依靠入口網站嗎?過去新聞被定義成最新發生的事件,並與人們息息相關的才稱之新聞,現在就人們而言,跟自己有關的就是新聞,就好像全家便利商店的阿朗基瓷盤根本換不到,對需要的人就是新聞,原來有個原PO的老公可以自製阿朗基瓷盤,這也是新聞。也許王金平被國民黨撤銷黨籍確實很重要,但不關心政治的人,對於他們更不算是新聞。


網路的搜尋同是,網路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個習慣,在搜尋自己所要的資訊時,可能早已存在我的最愛,又或者是RSS訂閱,更有甚者就是直接透過精準搜尋,跳過入口網站。


這些使用習慣的改變,並不是科技又多進步了,而是為了節省時間,我必須在搜尋上更加的精準,以節省中間過程所產生不必要的搜尋成本。金錢可以無限、資訊可以無限、娛樂可以無限,你會發現,最有限的就是時間,一天就是24小時,每個人都一樣,所以,不要再做最完整或最豐富的媒體,這其實是愚蠢的,因為沒有人有時間去閱讀你那最完整或最豐富的內容。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