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筱笛
科技的發展引領人們走入多螢世界,裝置的設計重點也隨之改變。過去重視功能導向,強調良好技術邏輯,以幫助使用者消弭進入門檻;現在的設計要訣則聚焦於介面的美感與使用經驗,品牌若能運用得當,便有機會在敵手四伏的市場中異軍突起。
介面設計大轉彎 蘋果芒果兩樣情
蘋果的介面設計始終以擬真設計為最大賣點,例如圖示的陰影與反光效果,使其更具立體感且逼真,不過i0S7推出後,蘋果介面有了脫胎換骨的新面貌。新任設計總監Jonathan Ive親自操刀,將其嚴謹優雅的設計風格注入i0S7,許多圖示與表框移除屬反光效果,使其趨於扁平化(flat design)。
除了剔除圖示立體感,蘋果一貫的皮革與泛黃背景也不見了,整體風格既「平」且「淡」。科技新聞網站9to5Mac認為,Ive與Cook徹底洗刷Jobs時代的蘋果樣貌,頗有大肆整頓蘋果文化的意味。不過蘋果也強調,i0S介面不曾有過大幅變革,這次的調整盼望帶給用戶新鮮感,以應付安卓陣營的百變花招。
談到介面大洗牌,就不容錯過一反原有風格的微軟寵兒-芒果機。過去微軟的介面設計,多半注重功能並充斥繁雜內容,芒果機打破既定印象,以大量色塊、線框與文字簡化傳統頁面,所有的APP皆以用色塊呈現,整齊排列,並以橫向卷軸左右切換,使整體更加簡潔俐落。
打造極簡芒果的最大功臣,其實是名為Metro Design的印刷原則。來自瑞士的Metro Design,是一種文字排版類型的設計語言, 訴求極簡與人性化設計,以圖文的和諧性以及視覺動線安排為原則,使介面內容更具可讀性與愉悅性。基於Metro原則,微軟打造出原創且與眾不同的芒果機,在目前同質性相當高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具有高辨識度的產品優勢。
重視介面使用經驗 小細節能有大效果
上述重點係以系統的宏觀角度解讀介面設計,然而有更多的關鍵細節,藏身於介面的使用經驗。首先,設計對話框時,確認與下一頁的按鍵最好放置在右邊,基於Gutenberg Diagram,右下的按鈕是結束區,也是使用者視覺瀏覽方向的最後一站,因此確認鍵放置右側才是符合使用經驗的良好設計。
除了細探確認鍵的左右之別,按鍵內容也是一大重點。許多線上表單的最後一鍵,常以「送出」作結,意味著已完成某項階段。然而對使用者來說,按下「送出」鍵通常期待下個步驟的進行,因此按鍵本身的文字內容相當重要。舉例來說,若填表單是為了加入會員,將「送出」二字替換成「加入會員」,突顯填表目的,則有機會促使使用者完整填寫表單,進一步提升表單效能。
介面設計的另一項重點,是使用軌跡的重要性。對於總是忙碌的使用者來說,使用軌跡能幫助降低認知負擔,提升使用效率,例如導覽列引領使用者快速掌握重點、網站選單有助於使用者釐清瀏分類、瀏覽過的超連結會改變字體顏色等等,使用軌跡如同麵包屑,在介面設計時適時運用之,便能引導使用者走進熟悉的糖果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