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Reader之死 接收管理資訊個人化

記者/黃馨儀


對許多人來說,網路像個浩瀚的小宇宙,乘載摸不著邊際的大量訊息,我們每天點擊滑鼠連上網路獲取新知,同時也與世界接軌;在資訊如此快速流動、倏忽即逝的時代,每天有上億則訊息從網路產出,忙碌的現代人沒有也不可能有閒暇時間一一瀏覽每個網站接收最新訊息,「訂閱」的概念因應而生。


RSS訂閱 收取新知超方便


許多人每天上網必定瀏覽新聞網站,除此之外,更依自身興趣瀏覽相關論壇及部落格,但資訊往往如病毒式的激增,我們總不可能時不時守在電腦前點閱每個網站的最新更新,RSS訂閱讓我們得以整理匯集有興趣的網站資訊,目前大多數的新聞網站及部落格皆支援RSS服務。


「RSS」,全名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一種以XHL格式分發及匯集網頁內容的系統,它是資訊集散發布的平台,類似電子報訂閱服務,不過RSS訂閱無須透過E-mail,僅須透過RSS閱讀器,將各網站RSS訂閱網址輸入閱讀器中,即可輕鬆獲得各部落格文章、新聞、音訊或視訊的摘要。除客戶端自製RSS閱讀器外,線上閱讀器Google Reader為大眾最廣泛使用之閱讀器。


Google Reader 社群分享獨樹一幟


Google Reader滿足人們吸收新知的渴望更是提供有效管理、分類的機制。Google Reader其背後運作機制為RSS訂閱,不過不瞭解或不曾使用RSS訂閱的使用者無須擔心,Google Reader簡單操作介面好上手,無需瞭解RSS訂閱操作機制,僅需輸入關鍵字即完成訂閱動作。


與其他RSS閱讀器最大同的是Google Reader加入「社群」、「分享」的概念,你可以透過Google Reader與朋友互相推薦資訊,或是把資訊傳遞給更多人,使資訊能廣泛流傳與利用,簡言之,Google Reader除了是個人資訊管理閱讀器外,更是公開的資訊交流平台,透過社群分享的運作機制,激發多元化的言論資訊交流,朋友間情誼也同時交流。


Google Reader將吹熄燈號


Google Reader集結資訊匯流集散地與社群分享園地於一身,自創立來累積大量愛用者,不過Google基於其運作考量,預計於今年7月1日關閉Google Reader,此消息一出即引來許多使用者不滿,使用者Dan Lewis更在change.org網站發起「Google: Keep Google」的連署,已造成愛用者廣大迴響與連署。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