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潘萱文
在迎接2013的到來之際,微軟於2012年底正式宣布,陪伴我們多年的MSN也將走入歷史。除了大陸外,全球其他地區的MSN系統都將與Skype整併。MSN用戶因此將可體驗Skype的許多優勢功能,能夠使用iOS和Android系統的平板電腦上發送簡訊、手機視訊、與臉書好友視訊等即時性互動服務,這也暗示了網路通訊模式開始走入了新時代。
隨著Facebook, Plurk, Google+等不同社群網站的成立,大大小小的網路社群逐漸成形,此外,各廠牌智慧型行動裝置也在全球的積極布局,伴隨應用軟體爭相競爭下載人數,尤其許多即時通訊的軟體,例如WhatsApp、LINE,甚至大陸常用的微信,各擁有廣大的使用族群,短而即時的發文形式,搭載在行動裝置上,再也不會漏掉與朋友的短暫對話時光和隨時分享生活的機會。
MSN的線上互動 拉近人際距離
MSN Messenger從1995年發跡後,快速發展與成長後,更名為Windows LiveMessenger,成為六年級生的工作夥伴,七年級生的社交網絡,八年級生的童年回憶,交換MSN曾經是一種便捷的交友方式,降低了面對面說不出口的尷尬情形,迅速與陌生人搭起友誼橋樑的虛擬世界;甚至,距離遙遠的朋友也能時常透過MSN聊聊將況,重溫舊時情感的最佳平台。
社群媒體異軍突起 微訊息夯
當2004年Facebook的成立,迅速地,社群網站風迷全球,各式形成的網絡搶佔消費者市場,直至2011年行動智慧裝置接著興起,應用通訊軟體APP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瓜分了既有的網路通訊模式,大肆剝削了原本網友的長期習慣使用MSN的頻率,網路溝通模式開始重新洗牌。
社群網站「短平快」的病毒式傳播,以及結合社群網絡形成好友間的高度互動性,使得使用者習慣以簡短的字句發佈快新最快的消息,因此,帶動了重要的新聞內容在網路上也能瞬間就吸引網友圍觀,再不斷地被轉載後,影響力和號召、動員力量可以無遠弗屆。這種爆射式的輿情發酵過程,促成了許多公益活動的成功,網友綿密的互動竟意外地建構出社會對網路強大的信任與認同感。
在中國大陸,依賴這種微訊息的情形更是明顯,由於過去大陸民眾已經習慣由官方發佈的新聞訊息,官方媒體成了最具權威的新聞平台;然而,現在網路的擴散速度是官方政府始料未及,甚至年輕人對網路媒體傳遞信息的信任度,已超過了官方新聞聯播。參與互動、及時更新、動員容易,其最大的社群網站「微博」的特性恰恰反映了新生代的心理需求,他們拋棄了單一直線式的上對下傳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每一位網路成員都能擁有獨特的角色和地位與他人互動,漸漸培養與習慣對這類新媒介的信任感。
通訊APP熱潮不退 訊息即時報你知
社群媒體也搭上這波即時短訊App的風潮,Facebook於本月4日宣佈升級Messenger應用,加入了「語音信息」的新功能。在原先的圖片與相機按鈕外增加了「錄音」的選項,提供使用者傳送語音訊息,讓溝通方式更為多元;此外,VoIP功能更一樣憑藉著網際網路的暢通,允許用戶進行點對點的語音通話,如一般的通訊App既可提供短小的訊息交換,也能進行網路語音對話。由此可見,不管是MSN的消失,還是新型通訊模式的興起,我們都看到了舊潮流搭上新趨勢,再創新可能的機會,這才是電子數位時代下的不敗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