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推雲端園區  光靠設備錢景堪「憂」

記者/黃馨儀


雲端產業是未來資訊產業的發展重點,台北市將雲端發展列入十大建設之一,22日台北雲端論壇中,台北市長郝龍斌揭示內湖雲端園區,為北市在雲端產業中跨出第一步,雲端產業固然充滿商機,但台灣目前仍偏重硬體設備,軟體發展較為弱勢,走不出傳統框架,引起產學界憂心,台灣雲端發展性待商榷。



在台北雲端論壇中,郝龍斌表示,雲端產業為台北市的核心產業,希望打造良好的環境,吸引各業者積極投入,以伺服器設備業者為主,雲端園區採BOT引進民間投資,預計106年營運,預期創造4000個就業機會、創造400億元產值,並且帶動21萬家企業使用雲端。



台灣雄厚的硬體基礎是雲端發展的優勢之一,但雲端內容應用服務為該產業價值最高之處,卻是台灣能力最少著墨的一環。再者,雲端產業著重於高度垂直整合,但是台灣通訊產業幾乎各自為政,缺乏垂直發展的經驗。PChome董事長詹宏志質疑,目前園區概念偏重網路基礎建設端,距離使用者端太遠,憂慮台灣雲端可能會如同DRAM,夢想變夢魘,最後淪為「慘」業。



產界呼籲,台灣雲端產業發展首先應先解決頻寬問題,並找到台灣需要的世界雲端產業明確定位,跳脫重硬體發展的思維,朝向雲端品牌方向發展,詹宏志認為AppleiTunes是最值得仿效的雲端應用,雲端應用貼近消費者,台灣朝向內容商機,才能擺脫低毛利命運。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