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月來襲 雲端應用無所不及

記者/梁容容


儘管天公不作美,上周末開跑的101資訊月參觀人數仍然衝破25萬5000人次!各大3C廠商陸續祭出最新產品及優惠,吸引想要撿便宜的消費者。在主題館中,各廠有志一同地推出現今最夯的雲端服務,結合自家行動裝置、影音設備,讓雲端應用不只能用在儲存工作檔案或者企業資料,也成為本次資訊展中四大亮點之一。



各家廠商也竭力利用佈展區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宏碁的「AcerCloud隨享雲區」提供許多雲端體驗,如用手機拍完照片立即傳至家中電腦、以手機串流方式聽音樂或開啟文件…等。華碩提供參觀者體驗雲端應用及最新雙螢幕、觸控、變形筆電的整合能力。Sony則是透過Internet TV網路雲端平台提供影音服務。而推行雲端應用不遺餘力的中華電信,打造Hami+多螢一雲體驗館,強打在不同行動裝置中都可以即時存取資訊檔案的智慧服務。



雲端空間大 創新運用好便利


近年來隨著行動裝置的普及化,雲端運算技術一直是個服務產業的發展趨勢,除了Google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巨擘,同在這個戰場競爭的還有超過二十家的服務商,例如DropboxBoxCubbyMozy Stash。保守估計這些廠商提供的儲存空間,匯總起來約有1 EB(exabyte)那麼大,也就是相當於2億6,840萬支4GB隨身碟之多。



使用的便利性是各業者爭相開發雲端技術的目的,像Google近期整合Gmail和雲端硬碟,以後用戶寄信就可以夾帶10GB的檔案。趨勢科技明年將推出可同步行動裝置資料並立即在家中電視播放的產品「Secret Box」,而亞太電信也在本次資訊展中推出最新雲端名片服務「動名片A+Show」,這項創新服務是一種內建在個人社群網站中的名片匣功能,串連各網站後,以後出門也無須再帶傳統紙名片。



除了生活雲,另一個雲端的發展重心就在企業雲上,運用在企業中的雲端技術多在於提供企業線上軟體以建置完整的自動化資訊系統,例如:企業資源規劃、顧客關係管理、物流管理…等。這樣的技術應用也確實有效降低中小企業之IT預算費用,而相較以上兩者,雲端運算在政府雲上的發展與努力,就應該更加把勁了。



抓住資通科主流 雲端發展要協同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估計,2014年台灣的雲端技術應用市場規模,將從2009年的114億元成長至279億元,雲端運算儼然是現在企業IT最火紅的關鍵字,業者推出的新產品無一不想和雲端技術沾上邊。不過,近來也有科技業者指出,純雲端運算的發展有限,要適時地與電信業者、大型企業、經銷商協同合作,才能真正擴大雲端服務的商機。



對於未來雲端技術的發展,趨勢之一即「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也就是越來越多公司員工藉由個人行動裝置來處理工作,而企業要如何提供安全、便利又完整的雲端環境,就是目前最重要的目標。在本次資訊月的開幕儀式上,副總統吳敦義也表示,目前全球雲端運算技術發展剛起步,未來10年將會成為資訊應用產業的主流,而台灣應該抓住機會,積極取得優勢地位。


【延伸閱讀】
資訊月來襲 智慧生活包羅萬象
資訊月來襲 Win8登場眾所矚目
資訊月來襲 數位政府願景可期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