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容容
美國科技趨勢大師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發現!未來數位新生活」對談中表示,PC時代已走到終點,緊接而來是無所不在的雲端運算新紀元。巿場研究機構Gartner也統計從2010年到2014年,雲端商機將增加超過1000億美元,資通訊產業視雲端運算為未來5 至10 年的重要發展趨勢。
根據Forbes雜誌報導,當今企業的市場驅動力主要來自行動(Mobile)、社群(Social)、和雲端(Cloud)。隨著行動裝置的風靡,行動辦公的員工數可從15%提升至80%,網路社群也改變了企業的行銷手法和客戶關係管理,以及提供服務的方法。而雲端技術帶來新的儲存和運算模式,將為訊息傳遞、軟體應用、服務內容等提供更便利的途徑。
企業透過網路,利用雲端業者所提供的雲端資料中心進行日常營運業務漸成趨勢,以亞馬遜(Amazon)為例,該公司的彈性運算雲(Elastic Compute Cloud, EC2)提供一個虛擬的執行環境,讓租用的企業執行自己的應用程式。而LogMeIn推出的雲端儲存服務Cubby,亦供給免費的P2P傳輸。
台灣雲谷盼帶領台灣成為雲端重鎮
全球雲端運算服務市場持續成長,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今年台灣整體雲端服務產值為3.2億美元,成長率達45%。以中華電信為首的台灣雲端運算產業協會,於3月14日啟用了整合上中下游雲端產業鏈的「台灣雲谷」,仿照美國科技產業聚集地矽谷的精神,希望成為台灣雲端軟實力的集散地,並在未來發展為跨國雲端產業鏈聚落。
除了中華電、英業達、華碩、趨勢科技等本土廠商外,英特爾、微軟、及富士通等國際知名科技大廠也加入行列。他們將協助台灣從終端設備供應商的角色,擴大成為提供全球雲端硬體、軟體、內容服務的重要供貨地點,同時培育雲端相關人才。台灣雲谷提供相關產業雲端服務/解決方案之整合研發、測試驗證、成果體驗、育成、業務轉介及技術交流等「一站購足」(one-stopshopping)服務。
企業雲端運算的挑戰與思考
雖然雲端運算技術為企業帶來節省IT開支、強化運算能力、讓員工節省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情等好處,卻也同時面臨IT基礎設施管理和應用可用性的挑戰。約有六成企業的資訊領導者,將虛擬化和行動化視為今年首要的任務,但許多中小企業的內部專業技術與資源不如大型企業,若想要朝網路虛擬化與雲端技術方向邁進,就要更積極地克服這項限制。
此外,在近日「TEDxTaipeiChange綜觀全局」論壇中,台達電雲端技術中心資深處長翟本喬認為,台灣多數企業多用舊思維搶搭雲端列車,業者應該要思考如何才能讓整體產值增加,以軟體減少硬體的成本。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也表示,業者的軟體開發能力還不夠好,面臨全球雲端商機,台灣仍須做更多的準備。
現今企業由於成本因素,開始與雲端業者的資料中心結合以進行業務營運。有鑑於此,被知名科技部落格GigaOM選入五十大雲端相關公司的Google、Microsoft、Apple、Amazon等,開始爭相在全球各地興建提供各式服務的資料中心。同時Facebook更將來台建造亞洲最大雲端資料中心,預計將帶領台灣逾千億元資訊運籌產值起飛,並期望讓台灣成為全球雲端產業重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