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雅琪
電腦、網路、行動通訊的技術進步,使得數位出版日趨蓬勃,平面媒體與數位整合的趨勢得出版內容以文字結合聲音和影像的形式呈現。而數位產品(例如平板電腦、電子書、手機等)開發技術的提升,不僅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也使得數位出版的形式更加多元化。
當傳統出版碰上數位趨勢 數位匯流創造綜效
為因應數位出版的趨勢,傳統出版商也勢必採取相對應的措施。例如在台灣具有龐大雜誌發行量的空中英語教室,除了平面雜誌以外,透過數位媒體將出版內容以文字結合聲音和影像的方式呈現,不僅推出有聲版的電子和手機雜誌供讀者下載閱讀,同時也將空中英語教室的內容透過YouTube和電視來呈現。
空中英語教室另外也和Yahoo! 奇摩合作,透過Widget可直接線上收聽教學節目,使聽眾收聽節目的時間更具彈性。另外空中英語教室也善用社群平台,成立英語學習部落格供讀者上傳圖片、文字,以及和網友交流切磋學習經驗。
數位出版形式多元 網路為主要流通管道
數位出版的形式多元,包括電子資料庫、電子書和電子雜誌、電子報和行動數位內容。電子資料庫是廠商藉由收錄並集合相關主題的大量數位資料,搭配檢索的功能提供給讀者使用,例如中時行銷知識庫。電子書和電子雜誌即是將傳統出版物的內容轉換,以數位化的技術來呈現,甚至直接以數位出版為主體產品來銷售,例如天下雜誌。
電子報類似電子書的模式,以提供相關新聞和資訊為主。行動內容就是透過手持通訊裝置的上網功能下載數位資訊,隨時下載、儲存和閱讀,充分發揮行動閱讀的概念。
數位出版潛力大 首重整合新的產業價值鏈
有鑑於未來數位出版的發展潛力備受矚目,我國經濟部工業局推動了「數位內容產業旗艦計畫」,計畫於民國98年至102年間投注38.85億美元,扶植我國數位產業軟體、硬體和應用服務的發展,期望在102年產值可達1,000億元。
對於數位出版未來的發展策略,除了利用原創內容結合數位製作產生新產業鏈外,產品內容方面也要加多元化、並著重易操作的見面及多格式的支援等,而平台服務也要能客製化並提供完善的資料庫系統,以滿足不同閱讀族群的需求和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