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新利器 通訊科技功不可沒

記者/黃惟伶


3月11日在日本東北規模9.0的世紀強震,造成日本無數的生命傷亡,但在地震發生的前15秒,東京民眾的手機同時收到來自日本政府傳送的地震預警簡訊,告知民眾立即避難的訊息,日本的「地震預警系統」替民眾多爭取了十幾秒的求生避難時間,此外,隨著資訊科技發展的社群網站、微網誌也都在近年的災難中發揮力量,讓政府及民眾更能即時掌握災變資訊。


電信業者發布緊急措施 手機留言板報平安 


由於這次日本強震夾帶海嘯、核變形成複合式災難,許多人不但家園破碎,可能也與親人失聯,緊急情況下最重要的日本電信通訊系統也面臨極大負荷,因此日本電信業者也在震災後宣佈一些緊急措施,NTT提供語音留言服務,讓失散無法互相聯絡的民眾留言及聽取語音訊息,NTT、KDDISoftBank等也都有文字的災害留言板服務,Softbank更提供iPhone災害留言板App,讓民眾透過手機報平安。


在各地避難所日本電信業者NTT也架設臨時基地台,利用衛星通訊提供免費電話和網路服務;NTT、KDDI、SoftBank也在震災當天主動提出料金減免和帳單延期的措施,並立即提供詳細方案;Softbank則不但運送大量手機充電器到災區,其用戶在災後一週內,無論是國內或國外傳送給SoftBank日本國內用戶簡訊全部免費,e-mail(尤指手機)往來也一律免費。


社群網站、微網誌 提供即時震災資訊


此外,透過網際網路,社群網站和微網誌在近年各國的大型災害中都發揮了相當大的影響力,成為震災中提供即時資訊和親友聯繫的重要管道,2009年台灣的莫拉克風災發生後,網路上各種災情通報的網站快速出現,以Google map標示的颱風災情地圖、「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透過Twitter散佈資訊、「莫拉克颱風災情支援」則整理了Plurk上的災情訊息。


社群網站成為震災中重要資訊工具的現象,這次日本震災也不例外,GoogleSparkRelief由非營利組織提供民眾安全避難位置相關資訊,Ushahidi則有網友透過網站、手機即時更新災區危險處、乾淨的水和食物提供處的資訊。Twitter、FacebookYouTubeFlickr等也提供即時的影音訊息和相關位置的震災資訊,甚至有救援組織提供Twitter關鍵字求救服務,隨時監控訊息派人前往救助。


資訊科技的進步不但縮短了全球時空的距離,其帶來的通訊便利性和即時性,在危急的時候更能彰顯其價值,不論是手機通訊或是網路社群,都在近年的大型災害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未來若能發展出更完善的災害預警系統,搭配資訊科技的力量,必能在災害發生時,將傷亡減至最低。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