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安君
財政部於17日下午舉辦「99年度電子發票成果發表會暨實體消費通路開立電子發票啟動儀式」,今(18)日開始,在全省27處便利商店、零售店家試辦,走向全面無紙化電子發票的目標。未來消費者不須再收集紙張發票,統一發票號碼將直接上傳至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的資料庫,由電腦對獎並主動通知。
推行電子發票可說是統一發票近六十年來的最大變動,歷經十年的規劃與建置,第一階段試辦終於展開。首先於統一超商、萊爾富超商及全聯福利中心實施,預計明年3月推動至百貨業者,並在100年6月擴大實施。各店家的使用方式不同,目前可透過悠遊卡、儲值卡和會員卡登錄消費紀錄,未來會擴展至信用卡、電子手錶、手機等裝置,另外,第三階段將推行一組8碼的數字開立電子發票,以求全面無紙化。
財政部長李述德表示,台灣每年印製統一發票約115億張,推動無紙化能大量節省紙張耗費,民眾可省下收集、對獎的程序,業者可節省管理成本,捐贈社福單位也更方便。而電子發票結合會員卡、儲值卡,讓業者搭配推出優惠活動,也可帶來商機。
目前試辦過程中,除了消費者習慣紙本發票外,民眾對卡片遺失可能造成的個資安全問題、電子發票的核帳及查帳功能等也提出疑慮。財政部表示,卡片無法解碼,個資不會外洩,另外,未來預計研發卡片的查帳功能,並不排除設置對帳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