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出門也能購盡天下物 線上付款好便利

記者/潘姿吟


西元1990 年:白拋拋在百貨公司裡看上了一件碎花洋裝,只花了900元現金就把它帶回家。她習慣在換季折扣期間花5個小時在百貨公司購物。


西元2009年:白拋拋的女兒姚姚快速地瀏覽「CPhome拍賣」上的新款洋裝,同時跟「虎雅拍賣」比價,選定好款式後立即下單,輸入信用卡號碼,3日內洋裝就會送達。


自從網路購物的風氣開始後,小從日常用品、美食大至家具或海外的產品,通通都能上網訂購,其背後最重要的,就是完整的線上付費機制,讓購物者無須親自現身就能透過網路刷卡或是轉帳方式付款,大大提高消費機會和便利性。線上付費的機制被應用在很多地方,從網路購物、線上遊戲購買虛擬寶物、線上繳款到理財(買賣股票、基金)等,很貼近我們的生活。


其實網路上以信用卡付費的操作流程大多類似,以網路購物為例,線上交易必須要提供個人網路帳號、聯絡方式、過去的交易情況甚至身分證字號等資訊,作為個人網路信用的確認,最後再輸入信用卡號完成付款,這是從使用者角度來說。而用有線上付款機制的商家或業者,需要考慮的層面就要更多,包括如何提供安全付費的環境、避免顧客資料外洩或讓付款流程更輕鬆,這些往往會影響顧客使用付費機制的意願。


提到線上付費不少人都聽說過PayPal這個網路付費服務,它的付費機制相當完善,開立PayPal帳戶後,用戶可以選擇信用卡或銀行轉帳等方式付款,同時確保個人信用卡號碼等重要資訊不會外洩,其他提供類似線上金流服務的台灣業者還有FreePayezPay等。以美國為例,類似PayPal這樣的付費服務系統已搶下美國至少三成的線上付費市場,使用率逐年攀升。第三方交易平台,如大陸支付寶也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付費機制,大大降低了顧客進行網路交易的不信任感。


未來也逐步從網路付費發展至透過手機來付費,目前有業者推出名為TELEpay的付費機制,所有在網路上的消費都可以透過手機來支付,帳單會和每月的手機通話費帳單合併,無需填寫信用卡號,也不用特地到ATM轉帳、或購買點數卡,目前包括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大眾電信和東信都提供這項服務。


網路儼然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份,無論是實體企業或網路公司,莫不希望透過網路交易增加一條收入來源,前不久Facebook也開始推出付費服務,可以想見越來越多的業者會提供線上付費服務,促使付費機制更趨完善。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