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宅」闖遍天 錢財滾滾來!

記者/盧心怡


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失業率屢創新高,使得民眾對於生活花費越來越精打細算。抵擋不了逛街所產生的衝動性消費造成荷包損失,愈來愈多人們週末假日選擇宅在家裡從事簡單的休閒活動,此舉也造就了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產業出現龐大商機。


宅經濟,近年所引爆的新興經濟模式之一,這波因人類生活型態轉變而產生的消費行為改變,顛覆了以往「待在家少花錢」的想法。廠商無所不用其極地想從消費者手中將錢賺走,即使宅在家裡,也要你掏出錢來;當然,消費者也不是省油的燈,藉由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串聯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擁有共同興趣、共同需求、共同喜好的人們,就是要在不景氣中用最優惠的價格買到物品。這樣的趨勢潮流所造成的型態改變,不論是廠商或是消費者都能宅在家裡拼經濟。


宅經濟當道 線上遊戲再起


不景氣加上我國網際網路環境佈達率逐漸完善,使得網路使用人口不斷攀升。而這樣的環境下所帶動的的線上娛樂消費又有何趨勢呢?根據資策會市場產業情報研究所(Market Intelligence & Consulting Institute, MIC)調查指出,線上遊戲成為網友們在線上娛樂產業中的主要支出,以每名網友平均每月457元的支出高於其他線上娛樂產業(包括部落格、遊戲、音樂等等)的346元。


線上遊戲業者多以提供免費試玩為誘餌,輔以單價低廉的虛擬道具,讓玩家們心甘情願地掏出錢加值點數、購買道具投入網路遊戲場域中。部分線上遊戲業者更藉由與廠商合作推出商品優惠辦法或在遊戲內進行產品的置入性行銷,更有部分職業玩家將遊戲中的寶物轉售賺取利潤,成為另類商業模式,就有網路業者看準這波商機,推出寶物交易平台,讓虛擬世界中的物品也能在實體世界中進行交易,如:廣錸數位科技的5285我愛寶物交易網,提供遊戲玩家一個公平交易之平台,達到玩家、遊戲業者、廠商三者間彼此互利共生之獲利模式。


網購+團購 殺價也可以很輕鬆


除了線上遊戲市場,還有哪塊市場是在這波宅經濟的風潮下嚐得甜頭呢?根據資策會MIC資料顯示,我國網路購物市場規模逐年成長,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衝擊下,預期今年仍將會有三成左右成長,整體市場規模達3,208億,可見這塊市場深具發展潛力。


網路購物發展至今,不斷以不同的發展模式期望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從剛開始大家對於網路購物的恐懼,到後來線上付款安全性認證、實體運送通路的佈建與通達,使得我國網路購物市場有了穩定的發展。近年來更出現以社群為基礎的糾團購物型態出現,使得網路購物市場的操作權由業者再度回到消費者手中。


這是一種屬於理性與感性兼具的購物模式,利用團購讓消費者透過集體購買,得到口碑、社群結構的感性認同;也使得網友們在量夠大的情況下,可以有更多的資源與力量可以跟廠商議價與談判,得到優惠價格的理性層面。


當政府高喊拼經濟的口號,當全球壟罩在股市崩盤的陰影之下,網友們已經開始利用網際網路的多元特性進行自力救濟,不論是透過部落格內嵌廣告點擊數賺取費用,或是透過販賣線上遊戲寶物、糾團購物省錢,網際網路千奇百怪、無所不能的拼經濟模式,不僅降低了進入障礙,也在這股烏雲壟罩的市場經濟下,注入了新希望。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