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網站熱潮逐漸冷卻?

記者/鄭蕙瑩


為什麼社群網站能吸引網路龍頭大廠紛紛投入鉅資?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在2005年以5.8億美元的高價把MySpace收為己有;去年,微軟花了2.4億美元向Facebook買1.6%的股份;今年3月13號,美國線上(American Online) 以8.5 億美元收購社交網站新秀Bebo。Bebo是英國最大的社群網站,成立僅三年,遍佈在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逾4000萬,在美國是僅次於 MySpace和Facebook的社群網站。這一連串的收購案,可看出社群網站的風潮似乎仍未退燒。


社群指的是擁有共同興趣或目的而聚集在一起的一群人,其精神在於人與人之間透過交換訊息進行互動。隨著web2.0的網路世代來臨,這些社群組織逐漸形成網路社群,同時也帶動了社群網站的發展。一般來說,社群網站是以人際關係為核心,對使用者來說,透過這些社交平台,可以輕鬆的擴展自己的人脈,且經過彼此長期互動的過程,可帶動網站的流量,對廣告商而言,具有其存在價值與需求。


雖然社群網站的議題在近幾年可謂日趨火紅,新的社群網站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然而提供的服務不外乎是相簿、影片、參加討論群組、部落格分享、好友連結等功能,市場似乎已達飽和狀態,最顯而易見的例子莫過於網路巨擘雅虎,為了跟隨這波網路熱潮,雅虎先後推出Yahoo! 360°的社交業務及社交網站Mash,但這兩項服務皆推出不到兩年即宣告關閉。業界認為,雅虎失敗的最大原因在於其提供的服務無差異化,功能和大型社交網站類似,缺乏競爭優勢,使得業務不能永續經營。


有分析師指出,雅虎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若未來社群網站,不能朝更精準的『分眾』模式去經營,皆可能面臨生存的問題。目前的社群網站,對廣告商而言,更有無法直接接觸目標客群的問題。據eMarketer公司統計,雖然目前大型社群網站的廣告流量呈現正成長趨勢,業界也普遍看好背後所帶來的龐大商機,然而大量的廣告流量,卻沒有帶來預期的廣告回收效應。


分眾社群網站可解決上述的問題。如果說廣告主將廣告集中在大型入口網站是為了提升廣告的廣度,那麼將廣告放在分眾社群網站即是為了增加其深度,因為分眾化的社群網站較容易觀察出使用者行為及其使用目的,可依照他們的文化及興趣,針對目標客群遞送有效的廣告,確保廣告內容與使用者的『關聯性』,提供更互動的媒體策略,同時也將廣告效益提高。此外,分眾社群網站,可更專注挖掘市場上尚未被滿足的潛在需求,利用分眾的力量,滿足這些需求,創造新藍海市場。

分享此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