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數位化教育帶著走

記者/陳冠良

「起立!敬禮!老師好!」,你認為這樣的場景會在哪裡發生呢?隨著國內教育政策的不斷轉變或是概念轉移,加上各式各樣新科技的不斷進步,教育和學習的形式也不斷創新和延伸,教室不再只是我們心中的那個形象,上課時間不再受限,時間和空間的藩籬被推翻,透過電腦或電視學習的風氣逐漸進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數位學習產業也因應而起,其近年來的成長令人驚艷,電視上動輒出現的網路學習推廣廣告便可看出其市場利益之鉅。

數位學習擁有兩大特點,首先是終端裝置(device)的多元化,這些裝置可能為電腦、電視或是各種手持式個人裝置如PDA、手機,也因此數位學習能夠打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此外就是接取路徑(access)的多元化,而這也歸功於網路連線技術的進步如寬頻網路、無線網路的推廣。數位學習還有另一大獨特之處,那便是「資料庫學習」的概念,「資料庫學習」中的各種教育資訊其實是來自於數位學習內容提供者和使用者雙方互動的成品,因此使用者可以透過平台設計互相交流意見,而資料庫也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數位學習的優勢也由此而生。

目前台灣市場上的數位學習產業所提供的服務又可分為兩種:

一、個人用戶:目前業者的核心多放在幼兒教育、成人學習,提供的相關課程內容也與外國語言和電腦專業等較具技術性質的學習內容,不過目前也有業者開始朝向終身學習的概念前進,如亞太寬頻網學習網內出現的生活文化類的課程,而這也代表了顧客與市場的多樣性逐漸增加!

二、企業用戶:主要是為企業提供相關員工訓練的課程,或是以專案模式為業者設計其專屬平台和內容,很多時候業者只會提供平台設計的服務,而以仲介數位學習內容產製者來滿足企業用戶的需求。

台灣數位學習的未來也正走向轉型,行政院所提出,以「行動台灣、應用無限、商機無限」為發展願景的M台灣計畫,該計畫規畫下全台灣將擁有更優良的寬頻網路管道以及經過整合的全國行動上網與無線上網,全台無線網路的鋪設也顯示任何能夠連接無線網路訊號的手持式裝置都可以成為數位學習的終端設備,數位學習將能夠隨時帶著走,轉型成全新概念的行動學習。

分享此新聞: